这些天在构思写文的时候,在网上翻到不少有关“拒绝合群”的文章。很多文章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合群真的好吗?“
”那个努力合群的你“
”伪合群“。
合群,在以前是大家伙口中的”跟大家伙玩得来“,或者是”和大家的关系都不错“。合群一直以来,都是人见人爱的优良品质。什么时候,合群成了一个负面的标签了?当我们开始盲目的去附和对方,强迫自己加入那些自己并不喜欢的群体,我们会私下里嘀咕这种人,“那谁太假了吧,就知道套近乎。“ 小的时候,我们很多人并没意识到盲目合群这一点。我们在家乡上幼儿园,小学,初中上完接着在读高中,我们一直在自己最熟悉的圈子里,朋友们大致都是差不多的背景,大家有不少共同的话题,能产生很多共鸣。然后当我们走出家乡,走出这个舒适圈,往外看,接触的人开始慢慢陌生。我们可能说的都是汉语,都总觉得,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一种语言,一种不一样的文化,于是大家的社交模式也会有很多的不同。可能大家只跟一个地方的人待在一块儿,可能大家每天因为方便,只跟舍友泡在一起。
以上国内的朋友,我更多的是在猜测;但是在国外上学的我,“合群”对我影响很大。初来乍到的时候,我怀着特别高的心气,总想着怎么跟美国人混熟,于是落下了很多跟中国学生认识接触的机会。但是跟美国人交流,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一上来就不适应非教科书版的口音,他们说的英语,很多并不是完整的。他们的思维又很跳跃,不像教科书中一个主题说下去。记得特别深,我会经常绕过中国学生坐的桌子,和美国人吃饭坐一桌聊天。然后经常是大家突然一阵大笑,我却面无表情,好像没跟上又或是没听懂。后来,每当他们哄堂大笑,我也就跟着一起乐呵呵。当时为了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美国人,我进入了辩论队。虽然我是喜欢辩论,但是美国版辩论都是哲学,政府和医疗保险。好多次训练和比赛,我都想要放弃,但合群让我又强迫了自己:既然来了美国,就得入乡随俗,一定要合得来。
合群确实让我学到了不少,我慢慢熟悉了英语辩论,还能经常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加以利用,我交到了好几个特别要好的辩友,他们很乐意帮助我。但是我回过头,总觉得我越来越找不到那个最真实的自己了。合群是让我交到了很多朋友,学到了很多,但它并没能让我更快乐。为了不让聊天冷场,为了让大家开心,我可能问过不同的人很多相同的问题。为了让别人记住你,见过一面的人我都要把他们的名字熟记于心,就算不熟的人也要打个招呼。一次,有个朋友跟边走边聊,一路上遇见好多认识的人,我们的聊天被我主动打断了无数次,那个跟我一起走的朋友临分别的时候跟我说了一句,你好受欢迎啊。但是我自己心里明白,我认识好多人,但真的交情深的,没几个。
我很早就想写合群这个话题,但是直到最近,我才发现,自己在渐渐的改变。对我自己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的活动,我会推脱不去;我渐渐注意到,有很多中国同学人都很不错,也很有意思;我会花一下午跑教授的office hour,去跟他们讨论我很感兴趣的话题;我开始关注一些我以前忽略的校内活动,好多其实都很有意思。把用来合群的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事上,才是最幸福的。
以上说的是,我们可以不用合群。但是,如果我们因为害怕,想着舒服,刻意躲避和别人交流,“不用合群”就不是我们的借口了。因为,合群不是盲目去讨人喜欢,不合群也不是拒绝沟通。合群或不合群,我们需要自己去衡量。如果你觉得你的合群很真实,不盲目,那你就坚持合群;如果你觉得不真实,那就不要让“合群”左右你。
每次结束,总要来句鸡汤。其实,我们的生活都是合群和不合群的交替重叠,最理想的就是,能为自己喜欢的去合群,对自己没兴趣的说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