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是认清自己的一面镜子
这两天,一直忙于找工作,要么网上找工作,要么就是找工作路上,一天2-3场的面试。
面试中,我把现在的情况、掌握的技能告诉面试官,也表示自己有意向往工艺、程序方面发展,并且私下里也在学习。
面试官根据我的情况,有的告诉我,暂时没有这个机会,有的让我回来等待消息。
有时我也在想,是我表达的不够清晰,还是因为确实能力不够,没有机会。目前,如果薪资和学习平台排序的话,对于我来说更看重的机会和平台,只有掌握真正核心的技能,才能在行业里深耕下去。
这么多天里,在不断寻找新工作同时,也在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往哪方面发展,包括和很多同行业人士交流,大体得出结论:无论待遇、薪资水平,都比较符合自己对未来的预期。
工作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今天干了这个,遇到点困难挫折,就像霜打的茄子,直呼要转行跳槽,年纪轻轻有选择的空间和时间,到了三十岁以后,不去思考,哪里能发挥出自己最大价值,等待自己的,必然是三十到五十岁之间的中年危机。
面试足够多工作,在众多选择中,清晰认清当下处于什么状态,自己未来的需求,往哪方面发展,然后用智慧选择一个最合适自己的平台。
一旦做出选择,就要以史为终,为自己人生负责。
(二)尽情发挥优势,优劣互补
这几天最长的一次面试,是昨天下午那场,2个多小时。并不是面试的时间长,而是约我过去面试的是一个老师,专门推荐像我们这样找工作的人到他们合作的企业中去,需要等到4点才能过去。
中间有1个多小时的等待时间,和这个老师聊了很多。
老师有40-50岁样子,化工出身,后来又从事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现在又开始往企业输送人。人很外向,很能说,专业的、非专业的都跟你说很多,听他说自己做从事多年业务,服务过很多企业,喜欢并且享受自己作为中间人为企业牵线搭桥,输送人才,服务企业。
能听得出来,老师是做业务的好手,也很喜欢和人打交道。
反观我自己,性格内向,思维理性,很多年的一线销售并没有让自己改变多少,反而产生很大的危机感,拿自己短板和别人的优势去碰,需要补足短板,同时还要把短板发挥成优势,差距就非常明显,比其他人更努力才能够追上别人。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我很多年。
面试回来路上,头脑中有个想法闪现,如果有一天,我有足够强领域的专业能力,我可以找像老师这样的人合作,为什么一定局限在自己身上,让自己成为全能型的人呢?
我只需要发挥自己优势,在擅长领域精耕细作,然后和其他领域的人合作,达到最大化的效益。
回来后,我不顾及自己是否擅长其他领域,比如交际、业务能力等,而更加专注自己擅长的领域。
未来,追求的是优劣互补,而不是全方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