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家里听到的最多的几句话就是:你被子叠了没啊......你衣服穿整齐了没啊......出门骑车慢一点,见到熟人要记得问好。当时间过去很久之后我便会觉得这些话听着总是会特别烦恼,总感觉时刻都像是一根针似的,扎在你的耳朵上,又感觉像是一只在耳边时刻喋喋不休的蚊虫。
但是事实却是,在你觉得烦恼的时候听到的这些话往往都是从那些最疼你的人的嘴里吐露出来的。可是为什么我们听到之后却还是会觉得烦呢?每当你想以最热切的笑容来面对那些和你亲密无间的人时,却往往又会因为那些最简单的话而失去兴味,失去情感,失去渴望去交流的那份宝贵的真心。很多时候我们像是两个渴望接近的闪着微亮光芒的萤火虫,迫切地期待去了解彼此,却又会因为对方周身闪动的光芒而看不清真实的面目。
冬日里的一切都是一番冷若冰霜的模样,寒冷的感觉潜移默化地存在,慢慢融入到空气里,凝固一切,那些逐渐凝固的万物,就和那些在寒冷里逐渐凝固的人心一样。我们会以最好的方式重聚,彼此相拥,热枕地对视对方的眼睛。我们会用最和善的笑容去面对那些久违蒙面的朋友。尽管我们久未重聚了,但是曾经的友情还是存在的。我们在寒暄中彼此举杯,在欢声笑语的淹没中看着彼此的脸庞逐渐变成酒红色。我们在灯光下谈论着一些往日的过往,但是我们却依然是如此的拘谨,如此的小心翼翼。那段简短的相聚,也因为在最后时分走向串流不息的人群之后而变得倦怠而索然无味。尽管如此可我们却依然在火热的灯光下行走,体会着曾经的那份早已如寒夜冷雨般兴味索然的情感。
也许那情感其实也是真实的,只是在时间的轮回中慢慢变得五味杂陈。有人曾问过我,人与人之间究竟可不可以互相理解呢?也许互相理解是可以的,但是即使理解着对方,也可能会因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情而变得暴躁不安,言语里满是伤人的话语吧。于是不久后彼此那对真挚的心就该相互怀疑了,难道那纯粹的理解仅仅是一张满是谎言的披风?真实的自己被隐藏在那张披风之下?我们所看到的,只是那满是谎言的披风所包裹着的真相带给我们的一个美好的假象?
我们都能够互相理解,但是我们却无法遏制住自己内心冲动的本性。有人会说,你之所以会不能去包容,也许就是因为你的潜意识里所相信的就是那些现实中会让你变得充满愤怒的东西。
即使被欺骗了,你也不需要去责怪那个欺骗你的人。因为欺骗就是一个讯号,它代表着从此的分道扬镳,代表着故事的开始尽管不是完美的,但是你却从此不再需要一个异心的同伴相随,你可以以新的姿态在新的路途上走下去,当然这也代表着你那颗满是利刺的心脏从此将摆脱柔软,变得比以往更坚硬,变得比以往更毅然决然。
一日聚会终于结束,那烟火也终于散了。那些来来往往集结在一起的人流也终于慢慢地分开,就像四散的烟火一般,朝着几个不同的方向发散,然后慢慢地暗淡下去。
有些情感,也许不仅仅隔阂在和朋友的对话上,家人也亦然。有些时候,你同样无法希望他们能够按照你所想的那样去明白你。那么有些情绪既然在朋友之间会衍生出隔阂,甚至于在亲人之间也同样会出现,那么爱人又如何?
昨日街巷里有一户新娘出嫁了,布置家什被摆在门口的地方。做客的、寒暄的、打闹的、帮忙的,围着外门齐坐着,就着早时八九点钟的太阳,慵懒地伸着懒腰,打着瞌睡。跑腿的帮工们脚下好似踩着油一般,来来回回都没个停歇。路上的乐台随意地放置着,台上拿话筒的司仪先生正操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把一个又一个化妆的演员招呼上来。
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几个坐在角落里的乐工。乐工大都是近处喜好吹拉弹唱,有些名望的老人家。他们三三俩俩地坐在那里,合着独特的拍子,在那里敲打着,时不时还会突然大笑,然露出一口漏风的门牙来。
这就是我们这里那结婚时候的光景了,虽不华丽,但三三俩俩的热闹劲却也花费了大把人的努力。可是很多成对的情侣们却并不是像常人所想的那般艳羡,他们之间没有情投意合也没有郎才女貌,不管你是中意的还是不中意的,统一的由着村里内外的牵线婆子们去撮合。牵线婆子前村后店地张罗着,一来二去就顺着现实和人情的走向,将两个人顺理成章地做成了一对鸳鸯。
那么这样的夫妻是否能够幸福呢?也许也会有很多人认同这样的连理吧。但是这和那些从幼时开始一直到走到现在的人来说,也许拥有的更多是亲情而并非就是真正的爱情吧。可是尽管如此有些人却也依然凭着这样的感情走完了一生。那么,也许从开始所得到的就不是爱情,仅仅是逐渐衍生出的亲情。
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情谊是可以慢慢培养的,从最初的不理解走到最后的相互包容。但是真正的理解却也只是少数的。很多彼此不理解的人最后都能够走向圆满,也许只是因为亲情日久年深的滋养,才产生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