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苏轼曾有言:“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的妻子离世之后,他心如刀割,甚至每日每夜都梦到他的妻子。在梦境当中,苏轼发现,妻子就像平时一般在梳妆台前打扮,宛如回到了以往。
梦境,往往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日常想法和心意。它看似虚无缥缈,给人一种不可信的感觉。可实际上,它却是人类心理欲望的体现。
对于“梦境”的说法,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解析是不相似的。中国人更偏重于梦境的“玄乎性”,而西方人更注重于梦境的“心理性”。
在上千年前,中国人就有“周公解梦”一说。不过,这种“周公解梦”的说法是否正确,其实没有人知道。
而在西方心理学界,梦境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首次提出了“梦境心理”的概念。在弗洛伊德看来,梦境并不是虚幻的,而是真真实实存在的。更重要的是,我们梦中所发生的事儿,都跟人之欲望息息相关。
对于中国人常说的“周公解梦”和西方人所认同的“梦境心理”,我们不妨进行探讨。
02
心理学家荣格曾表示,梦是无意识心灵活动的直接表达。
何为“无意识”呢?其实不难理解。当我们还没有睡觉的时候,我们就处于一个“有意识”的状态。
相反,当我们陷入到睡眠当中,我们就处于一个“无意识”的状态。“无意识”的我们产生出了梦境,这就是心灵最为真实的反应。
我们常说,与人交谈,要想知其“真实”,不妨观望他的眼睛。眼睛中的一瞬间反应,就能透露出这个人最为真实的一面。当人睡觉之后,要想知其“真实”,我们不妨了解他的梦境就好。梦境,往往是做不了假的。
据说在二战之前,荣格就做了一个梦,他梦到了战争的产生,以及世界的动乱。不过,他梦醒后却没有当回事。
其实,在荣格做这个梦之前,荣格就接触到了社会的情况。他自己也在思考,人类究竟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呢?人的精神情况和社会的发展又有何关系呢?
大家发现了没,他现实中的思考和梦境中的情况,其实存在一定的关系。而且,无意识的心灵还会创造出一副“大胆”且“真实”的画面。
梦境,就像是电影中的一个画面。我们虽然身处在这个画面当中,可一切都由我们的意志主导。而这种意识,恰恰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念想。
03
中国古代对于“梦”的说法, 其实有很多。最让我们熟悉的,应该就是江淹的“梦境”故事了。
南北朝时期,有这么一位文坛领袖江淹,他文笔极好,而且颇具古贤人的风骨。在别人眼中,他就是“惊才艳艳”的存在。
据说,在他年轻的时候,喜欢诗词写作的他,便做了一个梦。他梦到自己进入到了一个从未见过的环境当中。而那里,有着一位老人家。
老人家一看就不是什么普通人。他跟江淹说,你是很不错的才子,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于是乎,老人家就送了他一支毛笔。而江淹拿到了毛笔之后,笔上生出了无数的鲜花。
这,就是“梦笔生花”的由来。
醒后的江淹,他发现自己的文采愈发卓越,文笔逐渐精进。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江淹写出了众多优美的文章,也受到了无数人的赏识。很快,他也就成为了文坛领袖。
当他到了晚年时,江淹发觉自己的文笔大不如前了,甚至写出来的文章也味同嚼蜡,没有任何可圈可点的地方。
某一天,他进入到了梦境当中。而他所看到的老人,就是几十年前把神笔送给他的老者。老者说,那一支笔,你也该还了。
醒来之后,江淹的才华日渐衰退,大不如前。对此,后人称之为“江郎才尽”。
04
其实,所有的“梦境”都是有迹可循的。
之所以荣格梦到了“战争”,这跟他所处时代和日常所思考的情况有关联。之所以江淹梦到神笔和老人,这跟他的欲望和追求是分不开的。
一个人日常所接触的事儿,以及所看到的人,都会储存在我们的记忆当中。这些记忆,会在人睡着之后,逐渐地显现出来。
可以说,普通人,如果梦到这两种情况,说明你是一个“有福之人”。
首先,如果普通人梦到跟自己“追求”有关的情况,而且当中存在着不错的暗示,证明你就是一个有福之人。
因为一个人追求的成败,往往跟这个人的性格和欲望有关。无欲无求的人,不会梦到自己的事业追求。而只有雄心壮志的人,才会把事业带入到梦境当中。
试想,雄心壮志者,又如何能不成功呢?
其次,如果普通人梦到未曾见过的景象,那我们不妨跟自己说,这是大吉的象征。因为未曾见过,所以我们才有了不断探索的信心和勇气。
梦,用现代心理学家的话来说,就是一种另类的心理暗示。你懂得暗示积极的一面,就是好事。反之,就是坏事。
梦,并无好坏,并无固定的模式,只有无规则的转变。一切,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