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品】
《陈太丘与友期行》改写
文/鲁倍宁
东汉时期,有位叫陈寔的人,他性格开朗,为人正直,深受大家喜爱。近日,陈寔与一位友人一同饮酒作诗,聊得很是开心。到了傍晚时,他们一醉方休,陈寔借着酒兴说道:“今日没聊的尽兴,明日正午我们到山上的亭中继续饮酒作诗。”友人听后,高兴地叫好。
到了第二天的正午时,天气晴朗无云,阳光斜射在屋里,发出耀眼的光芒。陈寔对他的小儿子说:“在家乖乖地啊,爹爹要和一位友人去山上的亭中饮酒作诗,很快就会回来的,锅里有饭菜,记得吃啊。”“嗯,知道了爹爹。”正午,阳光晒得人直冒热汗,陈寔来到山上的亭中等待着友人的到来,可是,正午过去了,也不见友人的身影,陈寔便离开了,过了一会儿,友人来到了陈寔家,见门口有个小孩儿正在玩耍,便上前去问:“你是陈寔的儿子吗?你的父亲呢?”元方说道:“是呀,我的父亲等了您很长时间,见您不来,就先走了。”友人便气愤地说:“真不是东西!与人约定好的一块儿走,却把人丢下,自个儿走了。”说着便愤怒地把脚一跺,用手指着元方的鼻子破口大骂,唾沫四溅!元方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自己的父亲被人骂得这么低下,不能就这么忍气吞声下去。元方也气的火冒三丈,有理有据地说道:“你和我父亲约好是正午,可你正午没到,这时才来,这就是不讲信用。现在,你对着他的的儿子骂他的父亲,这就是无礼!”友人好似被泼了一身冷水,满脸通红,羞愧不已。树上的麻雀也“叽叽喳喳”地交个不停,似乎也在嘲笑他。面对一个孩子的教训,友人真是丢进了脸,此时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元方愤怒的拂袖而去,友人下车去拉他的手,可他头也不回的就把门关上了。心想:这样没有教养的人,怎能与父亲做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