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之师者有言:师者以德才授之,以心为度。或配曰:“勿视其弊,不求甚摘。”众齐曰:“此为正。”睇眄凝,善哉。
吾意不然。若仅自以心为度,因德有高下之分,测之以何?德之弥高,则劳其筋骨,尽其力以至喋血。不肖之子,则神爽而富如前。是故德才之高必苦于鄙陋而才之齐者?谬矣!绳否以定术,无以规范为其所,加之今其下于他业,失其束,盛其以心为度乎?
蔽余目以掩叶下之毒,为解师疲之善法。设毒深尚不盈寸,则珠慧而智明者得以避其害也。其毒如温水烹蛙,短溺则惑其心智,乏其神以失其力;久则浑噩如幽魅,一击即毙。若其毒厉于鹤顶,则众敬而远之,反失其害。勿视其弊,不求甚摘。莫使五石滥于酒肆,罂粟流于烟馆,碎门生于现世,何愿之有?
吾意授术之法门,以世俗而绳之,辅以道。世俗之责,于监且富之,重才德。身之为人,则无可脱一法:“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则自强其心,兼容并蓄上为乌纱。于其门生,辨无心之害,揭之而撵于襁褓,是为道义之外,理法之中。
孔子曰:“过则勿惮改。”
译文:当今有老师说:老师是把学识和品德传授给学生的人,把良心作为做事的维度。有人应和道:“不要盯着老师的缺点,不要指摘老师的毛病。”大家一齐说:“这应该是师生该有的样子。”学生目光冷静,认为很正确。
我认为不是这样。如果只把良心作为约束教师行为的标准,因为品德有高低之分,他人怎么度量(良心的标准)呢?品德至高的人,就会使筋骨劳累,最后力气耗尽以至咳出鲜血。品德不好的人,反倒神清气爽,和前者拿着一样的报酬。难道才德高的一定比品德低下但才能持平的人清苦?真是谬论!(老师做事)的标准不用特定的方法确定下来,不来规范教师环境,又加上如今教师地位酬劳低于其他职业,没有约束,难道用良心作为兴盛教师职业的标准吗?
遮蔽我们的眼睛来掩藏树叶下的弊病,可以作为解决教师辛苦的方法。假设毒害不深,眼睛明亮又有智慧的人就能避免毒害。可是这种毒害就如同温水煮青蛙,短时间溺在其中就会扰乱心智,使精神匮乏,失去辨别力。长时间处于其中就会像无心的幽鬼,一招致命。如果毒害比鹤顶红还厉害,那么大家就会敬而远之,反而躲避了毒害。“不要盯着老师的缺点,不要指摘老师的毛病。”难道不是让五石散泛滥于酒店,鸦片流通在烟馆,将学生精神粉碎在现在,未来还有什么希望呢?
我觉得(教师)做事的不二法门是用世俗去规范它,再加上道义。世俗(引申为上层建筑)的职责是加强监管和教师福利,重视品德教育。作为人,不可能僭越一条真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所以老师应该强大内心,把包容的心态接收和吸收(学生的意见)上升为乌纱帽的重量。对于学生,则辨别老师无意犯的错,并且揭发出来,将其毒害遏制在襁褓之中,这是道义之外,却是理法之中的做法。
孔子说:“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