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假设你以后不做会计,那么你会不会觉得这四年白过了。其实吧,如果我真的不干这行,我最心疼的还是学费,好贵的,因为去玩的话可以去好多地方啊(开玩笑啦),但是要说白过的话,真的严重了。而且要想白过应该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像考试考个零分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只要在生活着,堕落的人也总有点能学到的东西,或许是学会了跌跌撞撞的抵抗力,或许是决定不想再堕落。至于本身就优秀的人,自不必多说了。
就我个人而言:首先,我的大学生活并不全是为了学习书本,我也是为了适应相对独立的生活。其次,我没有把所有时间用在消遣上,哪怕我不是个学霸。再次,对于我而言,性格中本身感性的成分比较多,理工科的学习又需要理性多占。看起来好像两者很不相符,事实上也是折腾我够呛。但无形之中它中和了我一部分的感性,使我变得更好些。假设换一种生活,我如果只是依着自己的性子的话,那我可能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听自己喜欢的话,永远只走自己的思路。但是选了这个专业后,我就得让自己去多一种思维方式。而我也相信,这种多角度思考方式势必影响我之后的人生,使其更丰富多彩。不管开始的时候多排斥,到后来还是会觉得有好处。因为它使我性格更完善了些。就像小时候家长对你要求严格,你很生气,不理解,甚至抵触。但是到了一定年纪,当你需要开始形成自己的三观,没人帮你做决定的时候,你会发现,正是他们的严格使你思想严谨,少走了许多不必要的弯路。许多看似无用的东西,可能将会在以后对你的生活产生影响。
于是我逐渐开始意识到,其实多听听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的故事与意见是件好事。带着同理心去理解,去感受。你不可能把所知道的生活方式都过一遍,但是你可以去看看别人的,它的好坏你便一目了然。然后依着你自己的状况去判断哪些是你需要的,欠缺的。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博采众长并尽早地形成自己一套稳定的价值体系很重要,它将为你的未来做指引。大概就是老人说的“要想楼房造的高,地基要打得稳”。
人不一定要多成功,但一定要有一颗希望自己更好的心。这将使你的生活有阳光与温暖。还有就是,不要轻易对“白过”“白活”下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