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的简历,实际上不是用文字编写出来的,而是靠大一到大三的一点一滴的行动书写出来的。
一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简历,来自于你从大一到大三所忙碌的五件大事:学术、技能、社团、实习、考证。
提个问,你这几件事做得怎么样?
一、 学术:拿什么证明你的“学习力”
知名的招聘单位,一般会把学术成绩当作一个重要的筛选标准,以下这个问题在著名外企的网络申请表中几乎是一个必问的问题:
Please indicate your academic standing during each period of education that applies to you. Top 10% of students? Top 25% of students? Lower half of students? (你的学习成绩排名第几?综合排名前10%, 25%还是中等偏下?)
招聘单位为什么这么重视你的成绩?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成绩证明了你的“学习力”。学习力,与领导力、创造力等重要素质一样,是任何大公司都极其看重的员工素质。著名的西门子公司就把“学习力”列为应届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九种职场素质之首(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关注客户的能力、结果导向能力、战略能力、指导和帮助下属的能力、环境感应能力、动手能力、团队能力)。
(2)成绩证明了你的竞争力。成绩优秀的学生素质更高,这个规律至少在90%的情况下是正确的。
(3)成绩证明了你的“上进心”。如果在学习中没有争上游的心态,你怎么可能在职场争上游?
(4)成绩证明了你的责任心。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如果你现在就不在乎自己的学习天职,你怎么可能在未来在乎自己的工作天职?
二、技能: 为职场“量身而学” 百篇 自我提升
多数大学生在“被动”地学习各种技能,既然学校要求我过四级或六级,那么我自然要拼命学习才能通过考试;既然学校给我安排了电脑课程,那么我自然要学习如何使用WORD, EXCEL, PPT……
被动式学习可能会导致你的技能与市场脱轨,或者说和市场结合得不够紧密。比如说,当你费劲地拿到了四级证书,却发现招聘方要求的是“四级并且口语流利”;当你自以为EXCEL用得相当不错,屈臣氏的销售助理笔试竟然要求你用两个EXCEL表格的数据进行运算,然后自动生成第三个表格!
职场总是这样清清楚楚地对技能提出要求:
* 广东移动招聘话务员:打字速度 30字/分钟
* Citigroup(花旗银行)招聘“信用卡客户服务专员”:能够讲广东话
* 中国移动招聘人力资源助理实习生:会使用SPSS统计方法
如果你从大一开始研究招聘启事,那么你有三年半的时间“量身定做”自己所需要的技能;如果你从大四开始准备,你可能只有一个月甚至于一天的时间去准备!
所以说,大一到大三的学生们,从今天开始花一段时间研究招聘启事,然后,按照招聘启事的要求,去掌握各种技能吧!这不是败给现实,而是适当接点地气。你们要掌握的技能绝非是为了求职,更有求知。
三、 社团: 争取做到“又大又专”
21世纪的大学生不再满足于做书虫,而是注重发展自己的兴趣,张扬自己的个性。激扬青春,尽情挥洒!这就催生了大学校园里林林总总的社团和组织:爱心社、 DIY工作室、 E时代梦想工作室、网页制作发烧友、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及各种热门主题的校园活动:环保手工艺品设计大赛、“小灵通杯”DV大赛、三下乡、雅芳校园代理、 NOKIA手机road show(路演)……
纵观新毕业生的求职简历,每个人都罗列一大堆社团活动,令人眼花缭乱。那么,招聘方到底看重哪些社团活动呢?
1. 大,永远是硬道理
既然每个人都能罗列出一大堆社团活动,用人单位的胃口自然也越来越大。面试官会反复询问你所策划的活动的规模、参与人数、你所调动的人数和资源以及社会影响等等。相比之下,面试官更倾向于录用策划过大型项目的申请人。相比之下,“邀请北大青鸟印度专家来我校举办讲座”肯定不如“与广东发展银行合作举办‘点亮爱心’千人募捐活动”那样吸引招聘方的眼球。
2. 专业社团,更胜一筹
无论什么样的社团活动都能够锻炼大学生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等,但是在招聘方的心目中,你所参加的社团往往代表了你的性格、兴趣甚至求职趋向。
当leader,胜过当member
这是一个典型的外企书面题目:How many times intotal were you president or leader of an organization, club, team, or committeewhile you were working on any university degree? Please write the name and yearfor each group below. Once? Twice? Three times or more?
从这个题目的设置上,招聘方清楚表明了招聘的意图:你说你参加了某社团,那么你到底是个普通的member还是一个head? 你做过几个学生组织的head? 其实招聘方的心里话是:如果你真的是学生领袖级的人物,真的很有leadership,那么在四年大学生活中,应该不只一次担任过主席或副主席、会长、班长、足球队长等职位。
无论leadership还是team work spirit,都是企业考查的重点。而关键在于,具有leadership的人,往往都非常擅长team work,既能做领导,也能被领导。而且,这种人才往往能给企业带来鲜活的冲击力,做出卓越的贡献。
我的一个学员朋友,为了当“头儿”,从学生会中撤出来,跑去建设一个新成立的IT俱乐部,作为三名员工之一,她自然在大三的时候荣升主席之职。曲线救国的策略,给她的简历增添了光辉的一笔。
大学生朋友们,如果你的眼中只有四大、 P&G、 IBM这些超级企业,从现在开始努力吧。多做leader,把自己打造成校园排行榜top 1%!
四、 实习: 以实习积累“实力”
大学生从实习中能获得什么?
(1)实现“实习——毕业——求职”三级跳。如果你的实习单位相当不错,再如果你的实习表现令老板非常满意,你就可能直接拿到offer,圆满实现“实习——毕业——求职”的三级跳。
(2)获得职场前辈宝贵的指导。我们经常在韩剧中看到新来的员工恭恭敬敬地叫老员工“前辈”,因为工作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前辈对本行业的就业秘密和长期职业发展了如指掌,他手中也积累了宝贵的人脉资源。如果能获得前辈的帮助,哪怕仅仅是一些经验的分享、找工作的指导,你都很有可能少走一两年的弯路!
(3)积累经验!如果你实习的工作性质和你的求职目标一致,那么即使短短一周的实习,也能让你积累一定的经验。
然而,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真正的实习经历往往让大学生失望至极。首先是大学生自己的原因,他们找一个和自己本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行业去实习。其次,用人单位都知道实习生是“飞鸽牌”的,所以往往随便让他们干一点秘书忙不完的活儿,甚至让他们清茶报纸打发日子。前辈对你虽是客客气气,但其实是对你这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过客敬而远之。
笔者在从事求职咨询的过程当中,了解了不少大三学生找实习机会的故事,并且总结出一些寻找实习机会的技巧,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
1. 寻找“对口”实习机会
“对口”实习,也就是说,你的实习工作恰好是毕业后想从事的工作,几乎可以确保你实现“实习——毕业——就业”的三级跳。即便你实习的单位没有招聘的计划,你的这一段实习经历也几乎可以确保你在同类公司获得面试机会。
我的一个学员朋友小孟就顺利实现了上述的三级跳。小孟所学的专业是行政管理,一个很宽泛的专业。大三的时候,他看到中国移动招聘暑期实习生,立志花大力气去拼这个实习机会。为此,他详细分析了移动对暑期实习生的需求,结合招聘启事的要求与网上的一些信息,小孟发现移动主要需要实习生来帮忙做数据统计分析,所使用的软件是SPSS统计分析软件。为此,小孟赶制了这样一份申请材料:
(1)在大学里曾经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做过的一份作业:为了显示自己对SPSS的熟练程度,小孟特意熬了两个通宵把报告从4页多加长到10页,而且到一间专门做标书设计和制作的打印社用Photoshop做了排版。
(2)一份求职信:介绍自己对SPSS统计分析软件的使用心得,以及如何利用SPSS为移动分析大量的用户数据。
(3)个人简历:主要突出自己的学习成绩中上等、在社团活动中主要扮演“得力助手”角色、擅长打乒乓球等特点。之所以突出这些优点,是因为名企向来偏爱三类学生:成绩好的、执行力强的、有文体特长的。
小孟的申请材料理所当然地让中国移动和HR颇为惊喜,他也因此顺利地通过了面试关,成为中国移动06年在广州招聘的三名实习生之一。07年,小孟再次以类似的申请方法,通过了同样竞争激烈的面试,拿到了中国移动的正式offer.
2. 找不到“对口”的?找你能进的“最大的”公司
在某种程度上,找实习机会的竞争比就业的竞争还要大,因为大部分公司并不招聘实习生,即使招聘,也为数寥寥。在这种情况下,找到“对口”的实习单位变得更为艰难。那么,你可以暂时忽略自己的最终职业定位,无论是什么职位,只要是大公司招聘,你尽可以去尝试。当你真正进入那间公司之后,你可以在120%地完成本职工作之余,“默默地”接近你最心仪的那个部门,认识里面的人,观察他们所做的事情。
实习经历,其实并不能真正使你掌握某个行业的核心业务技能,其主要目的是增强你大四简历的竞争力,同时,你可以接触一些高素质的人,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便实习和你的就业目标并不“对口”,也不必太在意,只要能和高素质的人接触,做什么工作都无所谓。
3. 挤不进“最大”的公司?你可以“主动送上门”
我的一个学员朋友Robert,所学专业是电子商务,在BEC高级班上,我们认识了。课下, Robert找到我,说自己在应聘一家500强公司市场部实习生的时候被BS了(被鄙视,即申请失败),现在想看看广州新东方市场部是否招聘暑期实习生。我告诉他,据我所知学校没有正式招募实习生的计划,但是,如果他愿意,可以“主动送上门”,问问市场部是否需要一个免费的“杂工”,帮忙做一些派发传单之类的体力活,以及更新网页、统计数据之类的半体力半脑力的活儿。
Robert听了我的建议之后颇感犹豫,他说:“人家又不招人,你自己送上门去,这是不是有点低三下四的味道呀?”我反问Robert:“假设有一天,突然有个女孩走过来跟你说‘Robert,听说你正在制作实习简历,我很擅长用Photoshop,你需要我帮你设计一下吗?’这个时候,你会觉得这个女孩子犯贱,还是觉得很感动?”
就这样, Robert鼓起勇气去找市场部的主管,说明自己想要免费打杂的愿望,没想到,他的热情受到了“礼貌的冷遇”。市场部主管说,有人专门负责网页维护,至于派传单之类的体力活儿,也不能委屈了Robert这个名校的学生。
难能可贵的是, Robert没有忘记中国的励志言“一而再,再而三”,他在被回绝之后又一次找到市场部主管,把自己模拟设计的一个网页打印稿交给对方。就这样, Robert得到了市场部实习生的机会,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没有被安排去做“体力活”,而是专门协助网页设计工作。
Robert的这一段实习经历,在申请宝洁的网申时,成为一个开放性问题的答案,证明他如何Set a demanding goal and thensee it through。目前,他正服务于宝洁公司,与众多同事一道,正试图将PG.com革新成为集市场、调研、电子商务及客户服务于一体的市场工具。
4. 为什么大部分公司连“主动送上门”的廉价劳动力也不想要?
很多大学生都说过:"我不要钱,我只要一个实习机会,让我实现从学生到社会的第一次转型!"但是,大部分公司对实习生还是表现出了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有的公司领导甚至说:"实习生非但没用,而且添乱!"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还在大学生自己身上,他们在实习过程中,有以下致命的问题:
(1)高不成。每一行都有自己的专业性,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企业不可能把非常重要的业务交给实习生去做。
(2)低不就。很多大学生都说:我不在乎工作性质,哪怕让我端茶送水也行啊!但是,你在连续端了三天茶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小媳妇伺候公婆"的委屈神情,而这种样子,让谁看了都难受,觉得虐待了你,还不如自己端茶算了,或者巴不得你赶紧结束实习期,去另谋高就。
(3)太想学东西了!大学生抱着渴望与热望而来,他们既想学"宏观"的知识,也想了解"微观"的操作。未来想做HR的人想亲身体验公司的选才过程,想做市场营销的人想亲自参加与媒体和公关公司的洽谈会,每个人都想做一些"很有挑战性"的事情。而这些,非但不可能让实习生参与其中,而且,即使在公司的正常运作中,这种"大事"也不是每周都发生的。在90%的时间里,企业处在"细节操作"的状态,HR部门的人每天都在琐事中度过:更新员工联系方式、办四金等手续、新员工入职讲解等等。然而,即便是这种"微观"操作,也不可能委托实习生来做。能够放心交给实习生做的,就是复印、填表、整理文件之类的杂活。而这样的杂活,很难满足实习生"学东西"的愿望,时间长了,自然就产生怨恨的情绪,觉得自己被鄙视了。与此同时,使用实习生的部门也会觉得良心不安,干脆以后不再用实习生了!
当然,还有一些客观原因,导致企业无法招收实习生:
(1)没有办公场地。办公场地的限制,使得很多单位即使想用实习生也不可为。大部分公司里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很难找到空闲的场地。笔者本人曾经有过这样的尴尬经历:每一天,当部门的实习生到来的时候,我最尴尬的事情就是发现他略带委屈地站在门外,等着我给他找一张桌子坐下来。当我无比繁忙无暇顾及他的时候,会觉得十分内疚。实习生多数都怯生生的,和其他员工也不熟悉,不可能大大咧咧地自己找个空座位安顿下来。正是由于这个尴尬的经历,我们的部门仅仅招收了一次暑期实习生,就再也不敢动这个念头了!
(2)即使有办公桌,电脑以及网络接口也不够用!笔者在担任广州新东方听力口语部主任的时候,曾经招收过4名大学生做助教实习生,其中,有一名叫小亮的实习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他的表现突出,我曾经推荐他到一间美国的制药企业去做销售,但是因为涉及猎头收费的问题而最终作罢,对此我一直心存遗憾。所幸的是,这个男孩子最终凭借自己的能力进入GlobalMarketing,得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
现在,我们来分享一下这个小亮做实习生的一些细节:
(1)主动与办公室的其他人建立关系,而不是仅仅面对自己团队里的人员。记得他刚到办公室实习的第一天,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就主动和我旁边的同事做自我介绍,告诉大家可以把复印之类的杂活儿交给他来做。就这样,他再也不像个外人一样怯生生的,而是有了一种归属感。他没有位子坐的时候,有的同事会在外出的时候叫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2)会安顿自己。每次他来办公室的时候,会首先寻找空位子,然后询问我是否可以坐在那里(因为有员工出差或休假,空位子肯定是有的),如果没有,他会到茶水间安顿下来。而且,他每天都会随身携带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以及一个插线板!读到这里,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我很夸张:难道公司连一个插线板都不给提供吗?事实的确如此,在我所工作过的任何一家企业,你都不可能随随便便找到一个插线板。除非你的插线板突然报废,你不可能得到一个额外的插线板,即使真的需要,也要经过申请和审批,没有两三天是绝对拿不到的!
(3)主动找活儿干。有三类实习生,第一类是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属于"等活儿干"的人;第二类更主动一些,他会问:"领导,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干吗?"而第三类实习生,会直接发现有什么活儿是他能够力所能及做好的,他会说:"领导,这些书放得很乱,我整理一下吧,按照类别排一下顺序,我什么时间整理不打扰你的工作呀?"
5.找不到任何一家实习单位?可以"师傅领进门"
在找不到任何一家公司接收你做实习生的情况下,你可以仔细搜索自己的"人脉"清单,想一想,哪些人可以给你指明一条路,告诉你如何为大四就业做准备。
我在新东方做老师期间,曾经帮助很多人"指路",其原因并不是我有多聪明,而是因为年龄带来了经验,而经验又产生了睿智。我相信,如果仔细盘点自己认识的人,你肯定会想到一个人,他事业发展比较顺利,那么,无论他从事的是什么行业,你都可以去找他聊聊,把自己的迷茫倾诉出来,听听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幸运的话,你很可能会找到乐于"领你进门"的师傅;即使你这个朋友从事着你完全不可能从事的行业,他也有可能把你介绍给自己的其他朋友。
当然,在你寻找"师傅领进门"的过程中,我不得不提到的一点是,别忘记"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古训,想想你能为对方做点什么?请不要置疑这个社会的功利,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人生道理:互相帮助。也许你不可能在物质上面去"帮助"对方什么,你完全可以真诚地关心对方,可以提供一些鞍前马后的小服务,来"换取"别人对你的帮助。如果你觉得这样做很"势利",那么,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自助",你可以拼命锻炼自己的能力,当你的实力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好工作就会来敲你的门了。
当然,要找到愿意并且有能力提携自己的"师傅"并非易事,其实,你未必一定需要别人的提携,你可以默默地接近你想成为的人,观察他,模仿他做的事,这样,你就可以慢慢累积自己的经验,渐渐成为同样的人,正如英文当中的一句至理名言:You are the average of the five you spend most of your time with.这句话的意思并非纯粹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更主要的是,它鼓励人们接近所敬佩的人,因为,这样,你最有可能成为与之同样的人。
我在北京新东方教书的时候,有一个同事就是从"新东方学员"转型成为"新东方老师"的。她在应聘新东方老师未果的情况下,报读了北京新东方实用英语学院的高级课程,一学就是一年。在这一年当中,他总结所有优秀教师的授课特点,并且在课下进行模仿和创新,就这样,一年以后,她被留校任教。
6.找不到"师傅"?"修行在个人"
如果你想毕业以后做老师,你可能很容易找到观察和模仿的对象,因为老师是出现在公众视线里的。但是,如果你想毕业以后做IT技术支持,做公关策划,恐怕就不那么容易找到"师傅"了。那么,你只能"修行在个人",自学成材。
如果你大四毕业的时候想做销售,你就要锻炼自己的推销能力。你可以在淘宝上开个小网店,可以到批发市场倒腾点廉价服装,可以去做安利的直销。从本质上来说,IBM的销售和安利的销售,都在做同样的工作:在别人有购买欲望或没有购买欲望的情况下,说服别人购买!如果你想毕业以后做市场策划,你有没有想过,你可以先帮你们家楼下的小饭店做个推广个案。如果你觉得"无从下手",那么,未来你怎么能说服一个大公司让你去做策划呢?
我的大学同学小研毕业后在国家机关工作,但是他一直想做品牌推广,所以在生活当中一直留意产品包装,因为他觉得产品包装是最重要的一种推广形式,比投放大量广告要现实得多。他去我们家的时候,总是要留意我们买什么品牌的洗衣粉,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品牌。我家的每个人都成了他的调研对象。有一次,我们家里发生了这样一段对话:
小研:阿姨,您为什么买这个熊猫牌的洗衣粉啊?
我老妈:哦?我买的是熊猫牌的?我不知道啊。
小研:啊?那您为什么买了这个牌子呀?
我老妈:我买洗衣粉也不看牌子呀,哪个便宜我就买哪个呗。
小研:可是,熊猫牌洗衣粉并不便宜啊,比它便宜的有不少品牌呢,您没有看到吗?
我老妈:哦,我出门买东西的时候一般不爱戴老花镜,有时候也看不清楚哪个便宜,不过,这个包装袋上有一个大黄框,里面圈着的数字特别大:3.5,我觉得,三块五也不贵,而且,圈在大黄框里面说明它正在打折,所以我就拿了两袋。
小研:原来如此!
如上所说,小研在生活当中不停地进行自我培训,很快,他就凭借着自己"修行"来的经验找到一份品牌助理的工作。10年过去了,小研已经是著名日化企业的品牌经理了。
我有一个学员朋友星子,毕业于一所民办大专,学的专业是法律。显然,法律专业的大专生在就业竞争中并没有什么优势,他在大学期间也没有做过什么兼职,但是一毕业就被一间港资房地产公司招入麾下做销售经理,负责卖别墅和高级房地产给香港人和台湾人。原因很简单,星子在大专学习期间,除了掌握了相关的法律知识,还研究了"风水学"和易经。他在求职材料上,详细说明了自己将如何利用这两门学问,说服自己的客户购买房产!毫无疑问,星子的面试,必然比别人要容易得多。这个可爱的星子,坚持要到我租住的房子为我免费看看风水,盛情难却,我带星子参观了我的蜗居,星子又是罗盘又是卦图地帮我测算了一下风水,告诉我这房子还不错,惟一不足的地方是洗手间里必须要放一个书桌!他说:我们家里对着文曲星的惟一地方,就是洗手间的窗户边的位置,我如果在这里放上一张小桌子,我的女儿将来很可能会学有所成的。
至今,我们家的洗手间里,还怪怪地挤着一张小书桌。每当我5岁的女儿问我为什么要把桌子摆到洗手间去的时候,我总是告诉她妈妈喜欢看书,所以到处都要有书桌才行。
你的实习你做主,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实习机会,累积自己的实力,打好你事业金字塔的第一块砖。
五、考证:对考证热做"冷思考"
大学生要考很多证书:英语四级、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中级程序员、OFFICE认证,商务英语中级、商务英语高级,CGA、CPA、ACCA……
总有同学问我证书是否有用,我的回答千篇一律:"当然有用!"但是,我也一定千篇一律地再反问他:"你考证花了多少时间?如果不考证,你会用这个时间来做什么事情?"考证最大的投资不是金钱,而是大学生最最宝贵的时间。可惜很多大学生没有意识到时间的稀缺,他们觉得即使不考证,也把时间浪费掉了,那还不如做个有为青年,好好学习,天天拿证!
面对考证热,我们针对其"热因"要进行如下的"冷思考":
热因一: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心,证书代表俺的技能!
冷思考:有证无"技"者大有人在!根据笔者的教学和咨询经验,有英文六级证书而绝对通不过英文面试的申请者,至少占到十之六七,更别提人手一份的四级证书了!职场上最需要的英语技能是什么?能听会说就可以,绝对不是高要求,但是为什么绝大部分学生只有到了大三下学期才惶惶然跑到新东方:"老师,怎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听力、口语水平?"晕!
热因二:他有证书我没有,招聘方肯定对他青睐有加!
冷思考:你是否在招聘启事的头条看到:"务必有XX证书"?只要招聘启事里没有提到XX证书,那么XX证书就不能置你于劣势!有一些专业是需要拿证书的,比如做会计的要拿CPA。但是很多招聘技术人员的用人单位对所谓的很多证书并不感兴趣。他只关心一点:你是否做过相关的项目招聘原则非常简单,就是"我要什么你就给我什么,而不是非得用一堆证书去变相证明你的能力。"在简历上列上一两个像样的项目,能在简介时把项目描述得头头是道(尽管你很可能只是给这个项目打杂的小喽),在某种程度上要比专业证书更加吸引招聘方的眼球。
热因三:有了考证的压力,学习起来有动力。困了,累了,来考证!
冷思考:首先肯定你是有为青年!然而大学生的动力,不应该是拿证,而应该是如何让自己具备更多更精深的职场武功,比方说,练习如何在公众场合发表演讲?如何把自己打扮得看着顺眼而不是像爱因斯坦?你是否因为考证而忽略了更重要的求职准备?比如做几份兼职,确定一下自己未来的职业兴趣,多参加招聘会、交易会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动态等等。
希望我们的冷思考能让你停一停,想一想,我的时间花得值得吗?我学到招聘方需要的技能了吗?
我希望朋友们看到这个帖子后不仅仅是看看而要去行动!没有行动的发奋努力=0 。
去做,去真正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找到你的能力和兴趣双匹配的职业!
朋友们,从迷惘到豁然开朗只有一步之遥!
加油朋友们!
【阅读理解】
1、这篇文章主要观点是什么?
2、你认同的观点是?
3、结合自身情况,你决定做哪些改变或计划?
4、个人计划总有局限性,把你的计划与师长分享,他们会给你建议。
【建议】
如果可以,最好用笔,在重要的笔记本上,写下来自己的计划。
当计划写下来,如同被执行第一步,另一个自己将呼唤此刻的你——进发。
文章来源:杨萃先等著 《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你》,如侵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