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了凡,生卒不详,名表,后改名黄,字坤仪,又名仪甫,原来号学海,后来因拜访云谷禅师,领悟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立命之学,就立志多做善事,积功累德,来扭转自己的命运。
从那时候起,他就不愿意再做一个受制于天命的凡夫俗子,所有改号“了凡”。
袁了凡是江苏吴江(今江苏苏州吴江区)人,又有资料称他是浙江嘉善(今浙江嘉兴嘉善)人。
据日本学者酒井忠夫考证,袁家祖居嘉兴陶庄(明代并入嘉善县),元末时家境富足。
明初,因为燕王朱棣夺取皇位,发生“靖难之役”,袁家因为当时和反对燕王的人有交往,受到牵连被抄家。
袁了凡曾祖父的父亲幸免于被捕,四处奔走逃亡,后来在江苏吴江定居。
袁了凡的曾祖袁颢做了吴江县徐氏的女婿,就成了吴江籍人了,著写《袁氏家训》来训导袁氏后人。
袁了凡在《了凡四训》中称和他一起参加会试的嘉善县书生为“同袍”,清人彭绍升在《袁了凡居士传》中记载,袁了凡是因为他的先祖入赘嘉善县,他才能作为嘉善县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