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梁俊老师带着山里的孩子把《苔》这首古诗唱哭了亿万观众,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仅仅听了一次就记住了这首孤独了300多年的古诗。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但它并没有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活的勇气。就是这样一个不宜生命成长的地方,微如尘埃的苔藓凭着坚强的活力,突破环境的重重窒碍,焕发青春的光采。米粒般大笑的苔尽最大的努力开花结果,它没有牡丹这般娇艳,但它和牡丹一样绽放着自己最美的色彩。

苔藓默默无闻,但它一直在做最好的自己。在这个夜色斑斓的黑夜,孩子们用朴实的天籁之音让我哭了,也笑了。我想起了我的孩子们,他们很平凡却很努力。

四年前,上五年级的黄译嘉要跟我学作文。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在乡镇上学,来我这来回要三个小时。可在我看到他坚定的眼神时,感动了。炎夏的酷热,冬天的寒冷都没有抵挡住他求学的步伐,他如春天的向日葵一般给了大家快乐。他毕业两年了,我还能如数家珍般说出他的优秀习作。

这周的作文课,江楠还津津乐道地说起译嘉在《外号像颗调味豆》爆料的绰号----“黄色的衣架”。他的想象力丰富,问哪吒借过风火轮,和孙悟空比过发邮件,他还去过耐心国,有能穿越时空的时间闹钟……如今上初中的他,在学习和生活中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他会想起小学两年的时间,上三个小时的课要坐三个小时的车吗?当他读到《苔》这首诗的时候,我想在困难面前,他会像苔藓一样,青春无悔!

译嘉的小校友陈君还是个二年级的孩子,奶奶带着他来求学。他六点钟就要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坐奶奶的电瓶车到镇上,再做公交车来学习。整个冬天,他都是提前半个小时就到,他和奶奶说,不能迟到,我不能没有学习的机会。他不是辅导班里最有灵气的孩子,但却是最努力的一个。和苔米一样微小又如何?我们只需要做最好的自己。

和译嘉一年毕业的殷佳雨,曾经辅导过她作文的老师委婉地和雨妈说,写作也需要天赋的。整整两年,她都没有进步,我也一度怀疑自己的辅导方式是不是不适合她?她如那一只小小蜗牛,默默地坚持着。那一个夏天,大家惊喜地发现她竟也爬上了“金字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蜕变成会写作的“雄鹰”。

他们在我最美的青春里,给了我最快乐的时光。我曾经告诉过我的孩子们,我心中有个愿望,希望自己有个可爱的女儿,我还她娶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张小米。这个愿望,此生已成遗憾。我之所以把辅导班取名为“小米作文”,我是会像爱女儿一样爱这群小米们。

我和孩子们的故事在继续,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阳光照不到,没关系,我们自己就是太阳。青春不老,因为我们一直在学习的路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晚央视《经典咏流传》,梁俊带着乌蒙山的孩子们吟唱袁枚的小诗《苔》,纯净的童声和淳朴的声音,不禁喜欢上了这首小诗。...
    蓝蝶landie阅读 5,265评论 1 8
  • 一 前几天有一首歌火了,准确的说是一首诗。 出于好奇,特意搜出来听,竟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的《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
    子玉作诗词阅读 5,739评论 3 13
  • 2018年春节已经过去,各类文艺节目眼花缭乱,记忆深刻的要数央视一套《经典咏流传》里改编于袁枚的小诗《苔》的歌曲:...
    暮雨潇潇阅读 2,967评论 0 4
  • 2013-12-03 兴趣和名利 ——小城散漫表达系列之“兴趣、名利” 火山 登录科学网博客圈,发现很多科学家之余...
    朱明云阅读 1,865评论 0 1
  • 又是一年四六级的考试日。 考前的朋友圈开始各种调侃,裸考四六级的言语,各种转发鲤鱼必过的消息。 考完四六级出来后又...
    扶绫阅读 3,214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