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接受的思想,都是如何实现“自我”,可是竟并不知道,怎么才能完成一个“我”。
人从生下来开始,便成为了一个人,但是并未成为一个“我”。“我”是一种人格的追求,到现在为止,其实我并不十分清楚什么是“我”。
今天读了钱穆先生的书,开始对照自己的行为,发觉离完成这个“我”还尚遥远。
可一不可再
这似乎是一直以来自己理解“我”的主要观点,即不可复制。但特立独行并不是“我”的本质,特立独行的有异于常人的,是“非人”,只有越普通的行为,众人皆可完成的行为,才是“我”。
那为什么是可一不可再呢?因为环境的不可复制,所以行为于千万人有所差异,但实质是一样的。周公吐哺是一个“我”,尧的孝道也是一个“我”,但易而处之,周公亦会从孝道,尧亦会吐哺。换言之,这个“我”可以体现在一件端茶倒水的小事,放在圣人来做,也不过如此做法,这便是“我”,这便是“人人皆可为尧舜”。
而自己之前行为,却并非如此,总以标新立异为核心,需要在众人中凸显不同,非要提出一些异于众人的观点,若是充分理解环境不同还好,有时往往不是,只可谓是自作聪明。
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
这便是行为的根本原则,天是天道,人是人伦。不愧于天道,不泯灭自然的本性,不祚于人伦,不违背人常的认知。说到底,就是不负于己,不负于人。
单单不负于己倒是简单,就是做事随着自己的性子,不考虑后果,遇到问题就说这是本能,无法抵御,顺应天道,岂不是荒谬。须知人就是在不负己和不负人之间寻找到平衡,或者说在社会中更重要的是不负于人,因为人有七情六欲,但也需明白是活在人伦中,不能伤害了在人伦中的他人,不能泄一己私欲而让身边之人痛苦。
最可怕的是不理解先贤表现的“我”的环境差异,误以为环境才是“我”的真实表现,于是去追逐职位高低财富多少,最后却把“我”给丢了,追逐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回顾一下自己,确实就是犯了这两个错误,一方面经常会因为过分强调不负己而辜负了他人,另一方面总在追逐一些外物而丢失了要去完成的那个“我”,最后又怎么能完成得了呢?
克己复礼为仁
在日常操作过程中,怎么去逐步实现完成自己那个“我”呢?
关于父子相处,父要慈,子要孝。于子而言,要完成这个“我”,做好孝就可以了,父是否慈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要求自己的事,其实是容易完成的,要求别人的事,反而是吃力的,为何要去要求别人。总是要求别人做到什么,而并不反省自身,则会出现斗争、矛盾、冲突,甚至是不理解,最后反目成仇。所以要克己复礼,更多地是从要求自身周围出发,这样才能引导形成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我”的实现。
可自己这些年是怎么做的呢?我想大部分时间还是要求别人胜过要求自己吧,好像心里总有一个标准,希望所有人都按照这个标准来做,可这竟是荒谬得离谱,一来每个人由于角色、环境、背景不一样,标准本来就不一样,二来自己的这个标准,又有许多本就值得商榷。
完成这个“我”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并非遥不可及,每一件事认真自省,期望在未来能有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