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一位小姐妹天天晒出她的早餐图,那叫一个精致,每天的食材都有六、七种,肉蛋果菜饮全方位搭配,而且色彩明艳、造型别致,单是那些玲珑高雅的餐具,就足以让人过目不忘,有时配上鲜花,有时配上绿植,桌巾也是用心挑选搭配上的,这样的早餐不要说入口了,单是看看图片,心情就美美哒。看出来她是一个要求完美,对待生活认真的姑娘。
我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吃饭看似一件平常小事,却能折射出人生的态度。这位姑娘在我新加入的一个写作交流群里任小助理,她把每天的工作都打理的井井有条,群里二百多人,每天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姑娘有问必答,耐心而周到。每天从她身上都能感受到阳光、快乐、极极向上的美好气氛,整个人都发射出耀眼的正能量。
民以食为天,今天吃已不再是单纯的裹腹,它是一种生活的形式,甚至可以上升为一种生活的艺术。纵观周围,对待吃饭的态度多多少少反映出一个人的生活状态,锅碗瓢盆里蕴涵着人生喜乐,一蔬一菜中呈现出人生的大智慧。
我的妈妈就是一位对待吃饭一事极其认真的人,一日三餐的时间安排、食材搭配、就餐位置都必须是马虎不得的。我小的时候日子是很清贫的,没有那么多的物质,妈妈掌管着一家人的胃口,统筹安排着简单的食材。比如:这餐的主食好点(现在来说就是热量高点),那么副食就差点;下餐副食好点,那么主食就寡淡点;妈妈掌握干稀搭配,粗精相掺的原则,还要考虑每一天爸爸的工作情况,如果这一天爸爸是重体力活,妈妈就会把早餐做得丰盛点、耐饥点。而且我们家有个规矩,饭食做好摆上桌,爸爸不就位是不可以动筷子的。
在妈妈妥帖的安排下,那段清贫的日子里,我们一家人虽没吃的珠圆玉润却也营养均衡,面红齿白。
后来日子好了,物质极大丰富,妈妈的餐桌更讲究起来,营养了、荤素了、色彩了都得考虑在内。妈妈做饭对传统民俗节日是有仪式感的,逢什么节日必须安排什么吃食,这是不打折扣的。除夕的饺子,元宵的汤圆这自不必说了。正月里逢“五”(初五、十五、二十五)是要包饺子的——捏五;逢七(初七、十七、二十七)是要吃面条的——人日子顺溜;腊月初八的八宝粥、端午节包粽子、头伏饺子二伏面……简直是数不胜数。
我和妹妹出嫁后,受妈妈的言传身教,一直沿袭着这样的传统,把各自的生活也都过得有滋有味。现在每次回娘家,我们都特别喜欢吃饭的这段时光,从准备做饭开始,围在妈妈身边忙前忙后,到各色菜肴摆上餐桌,一家人围坐一起,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我们这家人对待吃饭的态度是认真的,妈妈用一个普通家庭妇女的言形,潜移默化地打造了我们家生活气氛格局,那就是尊卑有序,相亲相爱,生活用心。
我们家在亲戚朋友中不是大富大贵的,但却是最和睦安顺的。
妈妈家隔壁的表舅家,却把日子过成了另一番模样。表舅家的经济条件其实比妈妈家好多了,表舅有固定工作,舅妈也特别能吃苦耐劳。他们家在吃饭这件事上真是够能对付的,舅妈好像在饭食安排方面从未走心过。比如:这餐做的是粥,她会端上一盆汤来搭配,韭菜馅饺子她会再配个韭菜炒鸡蛋,年节的意识在他们家是很淡薄的,舅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费那个劲呢”。他们家不会在固定的时间吃饭,总要在饿得受不了或是完成手边的活,才开始做饭。大人下班、孩子放学回到家总是冷锅冷灶的,着急了才胡乱的做点饭菜,根本不讲搭配,这餐吃的是什么完全取决于手边就近捞着的东西是什么。表舅也不抱怨,孩子似乎也已习惯。他们家很少围坐一起吃饭,各自端了饭菜到一边吃完,这就是一餐。
有一年春节,表舅请了我们全家在他家聚餐,也是满当当地做了一桌子菜,每一盘都是黑乎乎、乱趴趴的,根本看不出是鱼还是鸡,大大小小的盘上还挂着洗不净的黑渍,豁口配着外溢的菜汤,让人倒足了胃口,毫无食欲。
他家表妹结婚后和舅妈的做派毫无二致,高配置的现代化厨房根本发挥不出作用,一个大碗面、一个面包配香肠、甚至一把烤豆腐皮都可以是她的一餐,生了孩子养得面黄饥瘦,老公下班回家想吃口热饭基本很难,两口子三天两头吵架,表妹一年能有一半的时间住娘家。
他家表哥离婚了,现在和父母住在一起,很难看到他人影,基本上是在外面喝到下半夜才回家。他本来有个很好的工作,娶的嫂子也贤淑漂亮,可是他天天流连酒场,下班了不是小饭店就是烧烤摊,七天得有五天喝得摇摇晃晃回家,谁能受得了这样的丈夫,结婚一年多就离婚了。
表舅舅妈年过半百,面对两个子女零乱的生活整天愁眉不展,人生如此黯淡,真是看不到什么希望。
吃,是一种家风,厨房到餐桌也是一路人生的风景。我总固执的认为,一个冷锅冷灶,瓢朝天碗朝地的厨房里孕育不出美满的人生。
吃是小事,也是人生大智慧,一个把一日三餐安排精致妥当的人,定是一个对生活认真,懂得生活情趣的人。
生活的艺术,就是艺术的生活。
一个把做饭吃饭上升到艺术层面的人,或许也只是个普通人,但她的内心一定的充盈的,她的灵魂不会孤单。
如果你认真地做饭吃饭,有人说你是个吃货,那么我要恭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