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一个半路上车模式,针对前一天收上影线形态的个股。
先看下上影线定义:
在上影阳线中,上影线是当日最高价与收盘价之差。
在上影阴线中,上影线是当日最高价与开盘价之差。
简而言之,上影线是当天最高价和当天开盘价或收盘价之间的较大者的差值。
至于差值是多数,上影线要多长才好?最基础的,影线至少要跟K线实体对等,最好是相比较K线实体长一些,后面也会有案例解析。
为何是上影线?
上影线是多空双方互相博弈的结果,冲高是买方占优,下跌是卖方占优,但这只是日内博弈的结果,第二天的资金选择才是最重要的。
上影线后的第二天一般有三种走势,要么涨,要么跌,要么横(看似废话,实则不然)。
如果第二天上涨,那前一天的上影线就属于试盘动作,这是大机会。而且因为有着上影线的心理压力,第二天往往不会大幅高开,会给充足时间低吸。
如果第二天下跌,前一天上影线冲高回落,次日直接跳空低开低走,这种连看都不要多看一眼,直接走,这种也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
话说回来,在什么样的位置,资金需要做试盘动作?
答案有两个:
其一是趋势过程中,每前进一步都是压力,需要不断尝试。
其二是趋势区间突破,突破需要解放套牢盘,先试探虚实,再决定是否总攻。
上面两种走势正好对应两类模式:
第一种是趋势过程中,走势简洁干练,阳线调整阳线调整阳线,
第二种走势委婉,经常伴以反包形态出现。
今天我们重点聊一聊第二种,常见的趋势区间突破。
正式进入正题:
一、日K走势要求
这种走势常见两种形态。共同点都是前面现有一波明显拉升,然后开始调整。第一种调整时间短,只有三两天。第二种调整时间稍长,一般七八天左右。
1、波段沿着均线有明显上升趋势。正好是左侧三个箭头的那段,不一定非要涨停板,明显长阳上涨也行。
2、波段涨幅20%-30%,时间两周左右。波段涨幅指启动主升浪(左侧三箭头)高低点,有些涨速快的三五天就能达到二三十点,有些慢的要十多天,总之不宜太久,时间太久了,趋势特征就不明显。
3、调整过程中,不能天天新低,横盘最佳。上图左侧是快速深调然后反弹,右侧是慢调。
二、上影线要求以及选股策略:筛选条件正好对应着每天的选股。
条件1:最高涨幅>5%。如果最高涨幅都不能超过5%,拉升没有强度,那这个上影线试探也是没有意义的。
条件2:上影线长度>3%。上影线是当天最高价和当天开盘价或收盘价之间的较大者的差值。
条件3:收盘价涨幅>-4%。如果当天跌幅太大,证明气势完全不行,上影线反而不是试探,更像是诱多。
条件4:当天振幅>7%。股价上蹿下跳的波动最符合拉升前试盘要求。
条件5:全天成交额>3亿,这条要求非常重要。选股上意在找一些合力为主的票,有些小盘股成交一两个亿的往往能被小资金控盘,走势不好判断。
条件看不太懂没有关系,后面案例解析后,再来看看条件逻辑思路。
再有,成交额大于三亿,是指在买入前的量。即使买入低于这个量的,但开盘选股时,最好也要找即时成交额一亿以上的,最次也要八九千万以上。
总之,合力最重要,最好是大盘股。
根据以上的5个条件,用同花顺上的“问财功能”。把以上条件打上去(5个条件都打上去),会自动剔除出来粗略的形态。
三、次日符合开仓条件的走势
既然半路上车,买点自然不是打板,结合众多案例,这个玩法介入点在3%,性价比以及确认的程度是最合理的,第一次触碰3%,或者后续拉升回踩均线,以第一次触碰为主,因为有些强势票不给回踩机会。
通常第二天集合竞价会有个高低开,一般高低开的幅度太大的话,都不容易成功。容易成功的,是集中在集合竞价平盘附近,以及±2%之间的最常见。
本质上,这个参考的买点是在3%以上的锚后出现,锚是开盘要有一波3%以上的拉升,以此来宣誓强度,做出要反包的气势,证明前一天上影线是试盘。这点非常重要,理论上前一天的上影线说明整体卖方占主导,而通过试盘的结果反馈后,第二天买方想夺回阵地,势必要有所反击。反击的动作是开盘拉升,此时正好对应合力跟随。
尽量不要竞价参与,集合竞价后成功的话,能把成本降低3%,但每天无数无效交易的损失,远远超过做对时多赚的三两个点利润。所以,不做出头鸟,做好跟随就好。
四、具体案例
一般而言,会有三种趋势走法,分别是:强趋势走法、震荡上升走法、走势稍弱。前两者最有,第三者最次。
第一种:强趋势走法(下图)案例1
前面五板奠定强趋势地位,短期调整同样是急杀,急杀阴线隔日收出的上影线就符合要求,最高价有7%,成交额在11亿左右,大票符合要求。后面最高走出二板。
强趋势走法,反包当天的分时。(下图)
竞价低开,开盘一波拉升冲高,不过不到3%,好在回调没有大跌,而后又涨超3%,后面即使有跳水,结局还是理想的。
第一种:强趋势走法(下图)案例2
前面接近四个涨停奠定上升趋势基础,见顶后短期快速调整,反包前一天出现上影线,隔日反包涨停,成交额三五亿符合要求,上影线是试盘动作。
注意,试盘上影线出现前一天同样有个上影线,这个上影线不符合要求,因为当天的涨幅未曾超过5%,仅仅是在水下折腾冲高,强度不符合要求。
强趋势走法,反包当天的分时。(下图)
因为前一天上影线的缘故,虽然第三天的整体是反包,但分时走的却很纠结。
不管如何的纠结,但是开盘都很硬气,开盘拉升就证明过强势,后面即使暂时回落,一旦资金来了,照样迅速起飞。
第二种:震荡上升走法(下图)
前面走出一个波段上升趋势,调整过程6天,拉升前出现上影线,然后隔日反包涨停继续高走,成交额7亿左右,标准的合力股。
震荡上升走法,反包当天的分时(下图)
集合竞价平开,开盘后震荡,从拉升力度看,虽然符合3%要求,但涨势不够强,所以后面回落还有低点正常。
第三种、走势稍弱(下图)
跟前面三只票比起来,无论第一波的趋势高度,还是调整的时间,证明走势都不是很强,导致后面的反包高度也就不高,成交额三亿,走势还是很标准的,只不过介入只能小肉了。
简而言之,买点定在3%附近,而且买点出现前要有一波3%的拉升,第一次触碰3%,或者而后回踩均线。最好不要超过5%,如果超过5%的话,一旦回落,性价比不合理。切记,不参与竞价赌大小。
走势稍弱,反包当天的分时(下图)
开盘横盘调整,前一天上影线,此时震荡可以算是强,但还不能最终确定,因为此时仅仅是维持横盘而已,如果还能上涨,那证明是真的强势。3%附近买点参考。
至于有些个股涨势慢,或许由于当时市场环境差,但是相对弱势环境下来讲,能走出符合条件的,已经不差了。
如果在弱势环境下,早盘敢逆势拉升,证明是有大资金关注的,后面回落也是条好汉。最终涨停,没有随随便便的涨停,这和开盘的震荡拉升证明过我很强肯定是有关系的。
五、最后总结
今天所聊到的选股要求都是术的层面,简单说说主观层面。
主观层面要理解这个玩法的本质,本质是找趋势突破过程中的试盘动作。在选股过程中一定要针对试盘开展,何为试盘?
一个题材准备开始涨,但由于种种原因第一次突击不成功,然后再酝酿第二次。
所以,在选上影线时,符合条件的个股对应的题材当天最好有整体异动,这样的股更容易成功。
板块有整体异动,个股人气要好,这决定个股偏重于合力票,对应的成交额尽量高,越在大票上反而越容易成功,前面的案例,有些不是总龙头,但也都算板块中数二数三的地位。
关于仓位提一句,这个模式每天能筛选出来十来只票,一般次日还符合开仓条件的最多也就三两只,个股也未必是一个类型,模式有一定概率,主观判断容易有闪失,尽量是分仓为主,用作市场震荡阶段没主线的时候,打野的那种操作。
文章最后,本来想今天开个收费阅读的码字茶水费的,想想还是算了吧,最近行情不好,疫情又如此持续的蔓延,即便是收个三两块的,也难以启齿。等疫情过了,行情好了,再说吧。
全文完。
干货专栏每周六晚上21.30更新,更新同时,会在每日盘口逻辑拆解文章中提示到。(往期链接:干货专栏#全部合集)关注后话题订阅,更新会提醒。
搜一搜,每日盘口逻辑解析(其它平台文章可能会推送失败)
交易日每天晚上22.00呈现 :大盘、板块、个股逻辑拆解!
【干货专栏1】交易系统的框架搭建/如何系统性复盘(两篇分享)
【干货专栏2】如何在大亏之后修复心态与交易/怎么复盘并做好第二天的计划(两篇分享)
【干货专栏3】中线交易模式框架/趋势票的首阴战法(两篇分享)
【干货专栏4】到底要不要熬票,熬到什么程度?/什么是分歧和一致?(两篇分享)
【干货专栏5】如何判断指数阶段性回调见底了/仓位要点以及一种攻守兼备的仓位策略(两篇分享)
【干货专栏6】遇到指数高低开怎么操作?/结构性行情中,抓住主线行情的仓位设计方法(两篇分享)
【干货专栏7】如何在大反弹行情里做交易计划/指数受盘外影响大跳空后的几种常见走势(两篇分享)
【干货专栏8】如何判断一个题材的持续性?/机构的流行玩法(两篇分享)
【干货专栏9】我所理解的超短大局观。/如何科学的控制回撤?(两篇分享)
【干货专栏11】基于股市,我所理解的道与术/谈一谈交易的性格。(两篇分享)
【干货专栏13】分析一个短线票 最基础的四个问题(单篇分享)
【干货专栏14】如何买在分时低点,卖在分时高点?(两篇分享)
【干货专栏15】如何选趋势中军票/20cm之下,趋势牛股短线该怎么买?(两篇分享)
【干货专栏16】业绩炒作的几类机会/强趋势投机,如何回避潜在巨亏?(两篇分享)
最大的支持,莫过于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