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讲“奋斗故事”,第一反应好像自己没有奋斗过。
但明显这是个伪命题,其中暗含的意思是对自己的否定,或者翻译一下是:我感觉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不值得说自己奋斗过吧?就像每次提起写成就事件,我第一反应是感觉没什么成就事件。
还好,通过持续的学习,我逐渐学会了接纳自己和看见自己,那就讲讲我的奋斗成长故事吧。
一、身份驱动
其实我的高光时刻应该算在学生时代吧。
我的家在一个小县城,小学时候总保持在班级前10名,中学时候总保持在班级前5名,高中的时候,多数时候能在年级前10名。我的高中是县城里最好的高中,每年也能有几个考上清华、北大的人。
虽然我自己没那个信心去考上清华、北大,但毕竟是同学口中的“学霸”,老师眼中的“好苗子”,也憧憬并且相信自己会有一个不错的未来。
那个时候生活简单而快乐,因为只有学习,爸爸妈妈是我的坚强后盾,每次考试看着排名总能有些成就感,还有一些期待考试的检验。
虽然生活相对单调,早上五六点就起床,晚上10点睡觉,基本都在学习和锻炼,但是并不太能感觉到苦,因为有目标吧——高考。
高考的成绩还不错,625分,但是因为报志愿时没规划好,所以选择了复读。第二年成绩和第一年在全省排名差不多,就是复读并没有进步,我也进入了全国top3以内的外国语大学,虽然第一年是623分就能考进,我反而多花了一年时间。
一路高歌的生活好像遇到了暗礁。
但现在回顾这段岁月,都是美好的回忆,学生时代的趣事。现在想想好像那时日记本里也经常写到“奋斗”,但好像不怎么需要刻意去驱动,因为有目标,因为有一份相信——我的每一份付出总会换一个不错的结果。
那个时候经常被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对我影响很大,或者说是深入我心,那就是“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这个身份就是我一路向前的动力。
二、“不满意”驱动
大学生活的记忆并不美好,从一个县城来到上海,加上浪费的一年使得我年龄偏大,之前以你为傲的成绩在这里好像没有彰显的空间。即使能拿到一等奖学金,我也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
现在想想有时候会有点后悔当时弃理从文。我的优势在数理化,但我进了一个外语院校,我的外语成绩不错,但是口语很差,其实只是发音标准,我都不敢张口。自信心严重受到打击。
还好,我的底色里边就没有放弃这两个字,或者说,我的底子里边就有坚持这两个字。大四那年拿了英语专八证书、通过了司法考试,第二年考上了人民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
之后选择了一份“听起来还不错的”“稳定”的工作,不是很理想,也不差,一晃工作了十多年,这个过程不温不火,因为一贯的认真,所以有底气评价自己一句“靠谱”“问心无愧”,但从未去主动争取和主动创造什么,只是把被动安排的事情做的不错。
这个过程中也有过奋斗吧,但基本上都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对自己不满意时才阶段性去奋斗。其中也因为奋斗而体会过收获的感觉,但是好像总有种原地踏步的感觉。
三、价值驱动
后来开始了在知识付费领域的学习,很幸运第一个选择的追随对象就是弘丹老师,成为了弘丹写作学院的年度会员,之后又跟随易仁永澄老师学习了个人成长教练课程并在持续精进中。
在这里与一群优秀的伙伴一起读书,一起写作。最大的收获就是改变了原来的固定性思维,取而代之的是成长性思维。
打破了限制我多年的僵化信念,似乎突破了束缚我的那一张网。不再因为过度担心失败而放弃尝试,不再因为外界的负面反馈而去质疑自己的价值,不再因为担心冲突而委屈自己做个老好人、忽略自己内心的声音。
因为这份变化,我在工作上也变得更加主动,主动宣传自己的工作内容,被北京电视台邀请被为嘉宾参加系列节目。我在生活上,更加相信体验的价值,挑战就是包装后的礼物。
当我开始关注自己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的时候,世界都似乎发生了不同。我感恩自己拥有的一切,感恩出现在我生命里的人和事,感恩生活带给我的各种体验。
这时候我对“奋斗”有了新的理解,最好的风水就是我们的心田,当我们顶天立地地站在自己的心田之上时,这就是“奋斗”的意义。既然我们有机会好好的活一场,那就要活在自己喜欢的状态之上,让与我发生关联的人因我而不同。
这就是一个普通女孩过往38年的奋斗历程,没有惊艳、没有惊天地泣鬼神,但有内心愈发的笃定、有对未来的期待、对生命更高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