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中心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是以老师为中心,课堂中大多数的时间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并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研究表明: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学习主体的个性特点 。而对于国外的学生来说,很显然更适应自主学习,课堂要更有趣,激发学生兴趣,应该展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也要有教师为辅导,不能忽略教师的作用,二者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好。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甘愿成为学习为中心的主体,让他们意识到是自己学,而不是老师学。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的大多数是青少年,对新鲜事物都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对流行当下的电影,音乐等。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考虑在课堂上将流行的电影带入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设计中,可以把一首歌引入课堂,通过歌曲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将电影或综艺的片段,在课堂放映,与课堂所讲内容相结合,让学生们觉得课堂与生活息息相关,生动有趣,勾起学生兴趣,让他们愿意在课下也花时间去学习。如果学生特别喜欢古风的歌曲,那就可以放一首古风的中文歌,让他们细细感受,然后给他们讲蕴含在其中的历史文化,以及一些中国习俗。

在激发学生兴趣以后,在教学中便不会是老师一个人的自说自唱了,学生会将课堂时间当成自己的一种享受,而不是枯燥乏味的任务。

二、不要一味否定,适当鼓励肯定

在教学中,因为每个学生在学习新事物的时候都会很笨拙,感觉力不从心,学起来十分费力,而且错误百出,很容易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对学习感到厌倦。这个时候,教师不能在学生有错就立刻指出,只能指出一部分,然后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兴高采烈地站起来回答,但是错误百出,教师不能全盘否定这个学生的回答,应该要指出这个回答中好的一部分,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然后再提出一点建议,让学生改正一些错误的地方,但不可将错误全部指出,这样会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也不能将学生的回答全盘否定,如果教师一下子就否定学生的回答,学生就会在学习上受挫,不利于学生在下一次问题中回答问题,也不利于学生的以后的口语表达,可能这一次的受挫会让他在心理上有阴影,以后再开口就难度很大了。

在教学中,学生的回答错误很正常,出错的地方也就是教师应该注意的地方,在教学中可以重点讲解这些出错的地方。学生出错,并不代表学生就一直出错,在以后循序渐进地学习中,这些错误便会一点一点地改正。

当我们赞赏学生的时候,学生心里会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会更有自信学好一门语言,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在中外文化中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学生难免会不理解,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看待文化差异,尊重彼此的文化。可以通过文化的异同比较,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放映图片或者视频为学生们讲解文化的异同,也可以让学生们课下自己网上搜集比较中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哪些文化是自己国家有的,但是中国没有,或者中国有,但是自己国家没有。

将文化障碍变成一种有趣的文化比较,会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学习汉语,想更多的了解汉语和中国的各种文化,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中心,占据主体的作用了。

四、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的群体和特点不同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改变,比如在亚洲国家和欧美国家的学生就应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在日韩的学生中,是对汉语有所了解的,但是他们的爱国情绪很强,而且对素质要求很高,所以老师应该从着装到言语都注意,年轻老师外表比较时尚,更贴近学生的心灵,容易获得学生的喜爱,所以年轻教师更适合亚洲国家的教学。而对欧美国家的学习者,因为没有基础,所以第一步就是要教会基础,让更有经验的老师去教学会比较好。

受到学生喜欢再进行教学,效果也会好很多。就像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总会把自己喜欢的老师那科学得特别好,很乐意听喜欢的老师讲课一样。

而且针对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有的学生重视口语,主要是想学习汉语交际,所以应该让学生多用交流,营造一个口语交际的环境,比如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说:早上好,下午好等词,在每堂课上都重复地说,便可以让学生在这样的场景里面适应用汉语打招呼,学生的口语也可以学得更快。而另一些学生可能主要是考试,这就要综合学习了,因为汉语考试初级的通过是最难的,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把基础打扎实,这样才能应对各级考试。

如果所教学生的基础不同,目标也不一样,那么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尽量兼顾二者,在课后布置难度不一样的课后作业。

五、教师与学生教学互动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一直讲,学生一直听,没有发言权,也没有自己思考的空间,这样会导致教学的僵化,学生吸收知识很慢,或者只是机械地记忆学习。

当教师在教学中总是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投入学习,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比不提问的教学好很多,因为不提问,学生只是简单地听,而不思考,很多学生就会走神发呆,心思不在学习上。

在互动中,不仅让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即使调整教学方案,也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开口大胆地说汉语。所以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

六、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

当我们没有目标的时候,做什么事情都是迷惘的,所以很不容易坚持下去,如果有一个学习的目标那就多了一份动力,所以让学生树立目标也是很重要的。

怎么树立目标呢?思考中肯定少不了学习汉语的好处,只有有足够的好处才能让学习目标坚定。所以当学生有目的,有目标的学习的时候,汉语学习一定会更好更快。

比如公司要求学习汉语过级后工资会增加,需要到中国留学,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很喜欢汉语……这都可以成为学习汉语的动力目标。当学生有目的的时候,在学习中就会自主学习,而不是老师推着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体现出来了。

七、让学生消化理解所学知识

美国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证实,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平均效率是完全不同的,这也被成为“学习金字塔”。在教学中,学生听讲学习吸收率是百分之五,阅读是百分之十,听与看是百分之二十,示范展示是百分之三十,小组讨论是百分之五十,实作演练是百分之七十,转教别人和立即应用可高达百分之九十。

通过这个研究结果,我们可以让学生上台讲解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或者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立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增加知识在学生学习后的吸收率。如果时间不充足,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实作演练,让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而不是讲过之后,收获很小。所以老师应该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充分地消化知识,学得更多。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注重自身的学习,学习对外汉语的教学方法,理论一些心理知识以及学生的风俗习惯,让自己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能力得到提升,更好的辅导学生学习,促进对外汉语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教师不重要,教师在教学中依旧是重要的,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很多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得到,教师也应该学会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而不是用传统的方式教学,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堂不再是刻板,无趣的。

此外,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在内心保持对对外汉语的热爱,充分了解对外汉语,如果不了解的地方也要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多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学生,那么自己所讲的知识是不是理解了,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让学生爱上汉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