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两天,有诸多见闻出乎想象!
出发之前看到一幅漫画,一只鼓囊囊的塑料袋上贴着一张纸,上书:北京特产——雾霾。配了一段搞笑字:出差到北京,老婆叫我带土特产。我带的这个土特产,不知会不会挨打!
老婆没让我带土特产,但为我准备了防霾口罩。出门匆忙,忘记带上,一路懊恼。晚上到北京,灯火通明,似乎看不出有什么雾霾。早上,走出酒店,令我大为吃惊:阳光灿烂,晴空湛蓝,说好的“土特产”呢?张院长也好多次感叹:原来北京也能见到兰天白云。深吸一口气,与金华差别不大。看来北京的雾霾徙有虚名。庆幸自己没带口罩,少了点麻烦!
还有个出乎我想象的是交通。都说中国最大的堵城是北京,而且我也问了,从火车南站到我们入住的汉庭酒店是比较拥堵的。然而,我错了,十六七公里路程,居然只花了二十多分钟。张院长的同学说,那是晚上,交通空闲时间,自然顺利些,但上午7:30到9:00就非常拥堵。因此,她极力建议我们回程时坐4号地铁直达南站,但我这个人怕麻烦,坐地铁转来转去不方便,还是小车直达南站好,安全起见提前到8:00出发。
上午司机7:50就到了,这样我们的时间会更宽裕些。开了8分钟,车停住不动了,约等了一分多钟,还没动。我脱口说了句:这个红灯够长的。司机幽幽地说:不是红灯,是堵车。我心一紧——传说中的堵神终于来了。然而,不过四五分钟,道路便畅通无阻,虽然比前晚耗时多一点,但也只用了三十多分钟。我大失所望,太不刺激了,北京的堵神一点也不给力,比杭州的堵神差得不是一般的远啊,我说落下三条街,恐怕一点也不夸张。
想象中皇城根下的百姓应该特别关心政治,一脸严肃,爱摆谱。然而,我又错了。接送我们的司机总共相处约一个小时,没听他谈什么政治;与几位教授和培训机构领导聊天也很少谈政治。聊得最开心的是历史,还有就是开开无伤大雅的玩笑。特别是李教授,聊起他的日本家庭(其妻子儿女均为日本人,故其言自己是家庭里的老外)让你笑掉大牙(详情可参见张院长的微信朋友圈或美篇《李教授》)由此可见皇城根下的百姓与尖峰脚下的百姓,其实没多少差别。
知道北京房价高、酒店贵,但没想到高贵得如此离谱。汉庭在三环内,那一带的房价据说每平方米早破十万,如果我在金华的房产搬到北京,我就是千万富翁了。汉庭酒店条件与山河宾馆相当,价格却是三倍以上,你爱住不住,能订上房就算你运气好,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强制我12点就通过电话用支付宝交全额押金。说到这里,不禁又要提一下教师培训之事。我想在北京搞培训住宿应该有很大的压力,不过北京专家相对集中,专家费用可省下不少。其实,中小学教师培训放在我们金华这样的城市是比较恰当的,一是金华的教育水平上可追北上广,下可接云贵川,其教育经验的广谱性较强,不像北京,例如十一中虽然全国一流,但它的可仿性太弱了,绝大多数学校学不了;一是金华的食宿较低,同样的钱可办更多的事。虽然金华请北京专家成本高,但请一两个足矣。上海、江苏、福建的专家水平不低,浙江本地的专家名师能力不俗,如此一来,专家的费用问题也可解决,而且更能实现专家的多元化。当然象我在2010年参加北大的培训,安排的是学生宿舍改造的内部酒店,费用应该较低,但条件实在差了点。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最后谈谈北京的文明。不到两天时间自然感觉不出什么,但北京的交通文明应该说落后浙江很远很远了。浙江各地市,行人可放心过人行道,在北京不行,你已站在人行道口,但大小车辆呼啸而过,根本没感觉到他们有带刹车。两个教授在这个问题上起了争执,一个说如果釆取让行,则车都不用开了,另一个说杭州车密度不比北京低,为什么杭州行。作为车主,我是很反对让行的,耗油且影响大气环境,行人也会被惯坏,更不会注意交通安全;但从世界文明潮流出发,我不得不认同让行,特别在北京过马路的提心吊胆,更让我觉得让行的必要!
这就是我这两天感受到的北京,但我相信这肯定也不是真实的北京。是啊,要正确判断一个人难,而要对一个地方作出科学的认知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