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追脱口秀大会,有点笑果上身,所以也来几句调侃,千万别当真,当真我就羞愧了哈,毕竟我不是诞诞。读《城池:我和我的父亲汪国真》的开始,我觉得这本书应该是双男主,这对CP我嗑了。可是读着读着吧,我觉得黄嘉豪应该是绝对的男主,汪国真充其量只是个男二;再继续读,天啦,太浪费资源了吧,我们伟大的诗人,几乎变成了男配啊。我读不到汪国真写诗的故事,读不到诗人背后的忧愁、感悟、审美、情感等深层面的东西——这些是我渴望读到的东西了,因为我毕竟爱过汪诗,并且在我小学及初中的年代,你摘抄过也背过,甚至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我现在还记得许多名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不去想, 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时: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好想知道,这些诗是怎么产生的,作者当下的思想是怎么被激发的,而那些诗,对于他本人是怎样的意义怎样的存在?
更简单直接的说,这本书里面,真的没有汪国真的思想,连火花都没有。
似乎我这么说,有点对作者不公平。毕竟相对于汪国真的强大光芒,他难免显得身微。
但是我更佩服作者了,他敢面对自己,敢站出来说说自己。
而他透过说自己的过程中,从他的角度解读了诗人汪国真,这个角度真的太稀有了,只有他能做得到,任何写汪国真传记的人都做不到。
那个小孩,那个少年模样,那个辗转的成长年代,那个原生家庭及著名诗人之子的身份……我觉得他,这一路以来也是很艰难的。他终于还是长成了他自己,透过这本书,你会发现他是多么勇敢。
而《城池:我和我的父亲汪国真》,真的写得特别好,特别真实坦诚。我喜欢读高考的那一段,那段人生很曲折。从小学到初中,他是在郑州度过的。因为北京有更多的优势和发展机会,所以家人们集体妥协要把他的户口迁回北京,准备一次高考移民。他要改回父亲的姓,他要换名字,他要奔赴陌生的家庭,面对陌生的高考。但是原本出生在北京的他,现在要回京需要排号,要么半年,要么一年……他不能立即回北京,只能在郑州考高中。这孩子也是很努力的,他还是凭着自己的实力,考到了理想的高中。考高中这件事,的确不太容易,一直以来,都是有大比例的学生被拒于高中的门外的。因为数学成绩不好,高中阶段的他也曾失去过信心,动过艺考的念头。这一段特别真实,记录的细节许多河南人都能感同身受。在河南的考生,真的特别辛苦,压力山大,成千上万的人挤高考的独木桥,特别难。但是这孩子也挺住了,只是在高中的后半程,命运开了个玩笑,他的户口回到北京了,他可以去北京参加高考了,那些曾经不敢想的985、211现在可以想了。而最后的结果也很好,他还是回到了河南,读了河南大学。
也许河南之于他,才是真正的故乡,他生长的地方,他的感情所系吧。因为原本想改报其它的211名校,发现报不了了,一查录取结果,原来已经被河南大学录取了——他在那一刻的开心,是不曾掩饰的。虽然,河南大学并不是211.
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虽然有着汪国真之子的巨大光环,然而这光环于他根本毫无用处,甚至还有负面影响。他高中的第一堂数学课就没有上成,被班主任叫去了解汪国真了,好可怜。
从文字中可以知道,他的母亲与汪国真断绝来往了,有很深的积怨。甚至某次假期举家去北京团聚的时候,他的母亲都没有去。而他与父亲的长期隔核,在他脆弱的成长年代,父亲的长期缺席是不可能被弥补的。
他的心理还能一直健康、阳光、直面生活、勇敢面对……非常难得。我能看到那个第一次抽烟过肺,因为身体难受而早早躺下的少年,他内心的寂寞空洞,他灵魂上的蔓蔓荒草。
有一个神一样的父亲,又有什么用!根本就不在他身边,连成长中的陪伴都没有,还不如一个默默无闻的市井平凡父亲。这孩子没有这样说过,我却这样想过,从某些层面上讲,我比他差远了。
那个“审判所”,那些父亲家族中的不亲近的关系,一个少年曾默默扛过。周转于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两种关系之间,他能全身而退,实属不易。我突然觉得,命运之于这个孩子,其实也不算公平。强大的父亲,对比之下已然是伤害。而原生家庭的种种因由,也会滋生很多的伤害。
大郑州子民包容心真强,换作普通人,早已遍体鳞伤的。
而他,理解了他的父亲,完成了父子亲密关系的修复。又深深的,理解他的母亲,觉得母亲太辛苦了,觉得自己要对母亲的付出珍惜。
好孩子,好人,好棒。
在他的人生中,汪国真是真的,充其量就是个男配。
书中有一段,提到汪国真不知道中小学课本中选用了自己哪些诗,让儿子帮忙整理一下,好在以后的简介中用到。这一点觉得挺不可思议的,抛开版权问题不说,作者好像连其它的权力也没有。那它,合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