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这则新闻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这两天一直没关注网络新闻,特意找原文看了,文中我看到了那位北大高材生的无助,家本来应该是给孩子无限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地方,但在这位高材生的心里却是无尽的折磨与羞辱。
情况简介
王猛(化名),四川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从小成绩名列前茅,被北大生物专业录取,本科成功申请到美国排名前50大学的研究生,符合所有别人家孩子的特质。
但就是这个让父母倍有面子的孩子,12年前,不再回家过春节,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联系方式。与父母决裂6年之后,又写出万字长信控诉父母。
这封信讲述了他和父母之间的种种经历,内容中多次出现“操控”、“冲突”这样尖锐的词汇,王猛认为父母所有的付出都只是为了控制。他说,“父母对我的爱其实是伤害,过去的经历无法与我的认知调和。”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内向、敏感和不善交际都是源自错误的家庭教育。
信中,王猛列举了几个例子:
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班里要搞文艺演出,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齐膝短裤参加,我母亲不由分说地让我穿长裤,我提出带上短裤备用的请求也没被准许。
从小到大,几乎我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审美来置办,没有一次是按我的意愿来选择。
五六年级的时候,我对奥数很有感觉,母亲一开始不愿意让我去,有一次在外参加奥数考试回来后,我发现携带的文件夹不见了,找到之后发现已经被人划坏并涂抹。
回家后,母亲不但没有安慰我,反而说:“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高考考上北大,我以为能逃离父母的“控制”,可就在离开前,家人要求我跟北京的大姨打电话,请她之后多多照顾。而大姨就像父母一样,不断给我打电话,甚至悄悄联系我同学了解我的情况。
出国读研的时候,父母的“关爱”依然如影随形,他们给我找了一位“老朋友”照顾我,可是我与这位“老朋友”并无共同话题。
当我告诉家人这个问题的时候,收到的回信是:“尽管承认我的愤怒是真实的,但却称‘绝交未免太狭隘无理了’,依然要求我学会跟有问题的人交往。”
……
王猛说,“美国时,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不由自主就想起以前沮丧的事情。在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我足足讲了六个小时,咨询师说我已经有了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
“报告出来后,我给父母寄了一份,但他们不以为然。”
于是,2012年前后,王猛拉黑了父母的所有联系方式,决心与“家”彻底告别。
2015 年春天,因为要更换过期身份证,王猛在老家待了 6 个小时,在家却停留了不到 10 分钟,要不是要向父母拿户口本,连这 10 分钟也没有。
王猛的父母没想到,一封看似不在意的决裂信,真的成了儿子与家最后的告别。
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什么?
这次新闻里的父母到现在都没有意识到儿子现在的问题与他们有着极大关联,他们始终觉得是儿子不会处理问题,因为儿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已经离开家,他们并不能影响到儿子了。个体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在七岁左右就已经形成自己的私人逻辑。长大后处理问题的方式,跟7岁时候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一样的。
看着那篇万字长文,我从文字中体会到绝望,这个跟我年纪差不多的高才生内心是有多强大,能在那样环境下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他的情绪和心理问题从未被关注,哪怕是自己的父母也是跟外人在一块羞辱他。网上也有很多评论诉说着相似的经历。
网友对这对父母最多的评价是:控制
穿衣服,学什么,接触什么人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在父母的控制之中。
而这对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是控制 ,其实现实中很多父母都是这让认为的:“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你还不理解我”。正是这种“都为你好”的爱让孩子掉进了深渊。
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愿。
换一种尊重鼓励的方式给孩子自由,教会孩子规则的存在。孩子们才会成长的更好。
我还从这个新闻中注意到了:情绪
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很正常,重要的是不回避孩子的情绪,接纳孩子,接纳情绪。而新闻中的父母却每次都认为所有的问题走在孩子身上,从未关心过孩子的情绪。就像我每次做正面管教的活动总会跟妈妈们强调的一样,当孩子发脾气或者出现情绪问题时不要批评,指责,说教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的是我们的理解,只有当我们理解孩子,接纳情绪的时候,才能跟孩子建立爱的联结。而后当孩子情绪稳定的时候再关注问题的解决。
其实,深夜看到这则新闻感慨很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也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