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捭阖小子
看到标题,估计大家要疑惑了。春节在中国由来已久,为什么说2018年春节是中国的第105个春节呢?
大家先别急,小子可是有史为证的。且听小子慢慢说来。
提到春节,就不得不说“过年”。“过年”起源于我国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起初日期并不固定,秦朝之前先后规定过12月、11月、10月的第一天为“过年”,直到汉武帝实行“太初历”,才正式确定在正月初一。从殷商至清朝,“过年”有“元辰”、“岁朝”、“元日”、“元旦”等多个名称。
1912年,为了与国际接轨,中华民国宣布改阳历1月1日为“新年”,提倡过阳历年,但在民间推行不下去,老百姓习惯在阴历正月初一“过年”。 1914年1月,当时的内务部总长朱启钤为了顺应民意,提请定阴历正月一日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所有国民休息过节,公职人员也放假休息。经袁世凯批准后,就此奠定了阳历年首为元旦,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的并存格局。
因此,“春节”一词是1914年才正式定下的,沿用至今,1914年春节是中国第一个春节,2018年是中国第105个春节。
或许大家会认为小子是在玩文字游戏,其实不是,小子说文解史,可是一直抱着严谨的态度的。
“春节”一词并不能准确地描述新年的第一天,相反,以往的称呼——元辰、岁朝、元日等,更为准确。“春节”定为“立春”的那天似乎更加有道理,事实上,民国之前“立春”是个很重要的节气,就是被称为“春节”的。
那为什么当时朱启钤要这样提出来呢?小子试着给大家分析分析。
春、夏、秋、冬四季,对应定下一个大节,有利于推广推行,是政府行政的惯性思维,也是老百姓容易接受的方式。
春、夏、秋、冬四节,都对应与一个传统节日重合,对于民间来说便于记忆,增添了两节同过的喜庆气氛,对于国家机构来说,既满足了公职人员传统节日要求休息的心理需求,又避免了个个传统节日都要过造成的工作时间浪费(想一想,全国上下这么多公职人员,一年算下得节省出多少个工作日?)。
夏节定为端午,秋节定为中秋,日期按阴历算都是固定的日子,容易计算日期。春节若定为“立春”,日期不固定,每年都有些许出入,不便记忆和计算,春节定在 传统的“过年”那天,一方面与传统节日重合,另一方面将日期固定了下来。至于冬节,冬至日期虽然不固定,但老百姓反正都处于冬藏状态,公职人员放假休息,小范围算算时间不麻烦。
说清楚了春节的事,再来说说“过年”。严格意义上讲,“过年”是一个过程,限定为哪一天也是不准确的。“过年”应该从“过小年”那日算起,送灶神、扫尘、接玉皇、小除夕、除夕、守岁、跨年、拜大年直至闹元宵,甚至时间跨度更长,延续到二月二龙抬头。
“年”,我们年年都过,那么“年”怎么来的呢?
传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夕,因为冬季大雪覆盖,食物短缺,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因为它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有一年,村民在逃走的路途中遇到一位年纪七八岁的孩子,饿倒在路旁。有位好心的老婆婆将孩子救醒,并要这孩子一起上山躲避恶兽夕。冬季的竹林寒气逼人,大家冷得纷纷砍竹子盖房、烧火取暖。
那孩子就好奇的问大家:这竹林离村子那么近,就不怕夕会来到这里吗?有位老人回答他说:“我小的时候就跟着乡亲们来这里躲避夕,它饿极了也追来过,可每次看到乡亲们在砍竹子,用竹子烧着火,就走了。”这个孩子想了想告诉大家:“我有办法除掉夕,大家从今以后不用每到腊月就出来逃难。”
大家听后都非常高兴,纷纷问该怎么办?孩子告诉大家:多砍一些竹节带着,今天晚上全村人都可以回家,在你们各家的门外挂一块红布,等到明天天亮之后,夕就再也不会来了。乡亲们半信半疑,但最终还是听了这个孩子的话,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很快入夜了,村民们很害怕,没人敢睡觉,除都在自家的门外悬挂了红布条之外,就来到村中间的空地上,守着一些从竹林里带回来的一些碎的竹节。天气寒冷大家点了火堆取暖,饿了就拿些吃的出来。
子夜时分,夕来了,发出震天的巨吼,大家以内极度恐惧,缩做一团。那个孩子站出来,跟大家说:“我去把他引来,然后大家就往火堆里扔我们守了一夜的碎竹节。”
这个孩子来到村口,看到夕正在往村里硬闯,破坏了很多东西,于是他大声的叫道:你每年都来,害得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今天我一定要给你点厉害!
“夕”听到孩子的叫声,就循着声音追了过来,可是它看到家家门墙都挂着火红的布条,就没敢进,只好忍着挨饿的肚皮,顺着孩子的声音,来到了村中央的空地。
这时孩子大声地喊:“乡亲们,快往火里扔碎竹节。”可是大家都吓傻了, “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来重重的甩在地上。村民们听到孩子落地的声音才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起了竹节,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夕”听到这响声掉头鼠窜,没有再损坏村里的东西。“夕”被人们扔到火里的竹节爆裂时发出的声音吓跑了,住户家因为门前挂了红条,夕没有进,所以保住了,人们心中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那个救了这个村庄的孩子被“夕”挑死了。而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那个聪明的孩子,名字就叫做“年”。
因为“夕”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三十,大家都守着碎竹节等待着,希望早日除掉“夕”。
可是一年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再见过“夕”,有的只是大家为防止“夕”燃放的爆竹与门前挂的红布条,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这个传说与过年的习俗:腊月月末的晚上,大家齐聚一堂吃着年夜饭,一起守岁等待除夕的钟声。放爆竹,贴门联。等到天亮彼此走访邻里给予问候与祝福。 初一早上乡亲们彼此走访,看看邻居有没有受伤,说一些吉祥客气的话,希望来年的腊月“夕”不再来。
如今我们过年的很多俗语与习惯都来源于这个传说:
年初一:人们为了让自己的后代子孙记得那个救了村子的孩子——年,就把天明后的早晨就叫年。又是正月初一 ,所以又叫大年初一,并有了“拜年”。
守岁:大家守着碎竹节等待的过程,守岁就是守着碎竹片的简称。
除夕:腊月月末,大家守着碎竹节,等“夕”的这一夜。
红布:如今的对联。
年夜饭:除夕夜里大家饿了,拿东西出来吃,则演变成了我们齐聚一堂、欢声笑语的年夜饭。
好了,今天小子就和大家聊到这,什么叫过年?家人朋友“黏”在一起,才叫年。小子要和家人朋友一起闹新春去了,祝愿大家新年快乐、阖家欢愉!
喜欢小子文章请分享、点赞、打赏,欢迎留言共贺新春,更多小子文章请关注简书号“捭阖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