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26日,华北油田公司巴彦油田今年原油产量已突破100万吨,平均日产原油超4500吨。
这座位于内蒙古西部河套盆地的油田,自2018年投入规模勘探开发以来,已累计生产原油超过400万吨,成为我国西部最大陆相碎屑岩油藏开发的成功典范。
河套盆地之下5000米,中国石油人用科技与智慧打破勘探开发极限,创造了被称为“巴彦速度”的油田开发新奇迹。
01 高效勘探:突破超深油藏开发极限
巴彦油田的勘探开发历程堪称我国石油工业史上的一个奇迹。2018年,华北油田公司在河套盆地取得探矿权,不到一年时间,就在6口井获得高产油流,取得了重大勘探突破。
油田成藏条件极为复杂,平均埋藏深度超过5000米,属于深层碎屑岩油藏,是中国埋藏最深的陆相碎屑岩油田。
面对超深、高温、高压等世界级难题,石油科技工作者创新提出“晚深埋弱压实、晚生烃高势差、晚成藏近富集”成藏理论,形成了晚期快埋型咸化湖盆油气成藏理论及勘探关键工程技术。
通过风险勘探和集中勘探双轮驱动,巴彦油田实现了快速突破。2018年底上交预测储量1.15亿吨,华北油田仅用7个多月时间,打破了巴彦河套盆地40年的勘探沉寂,打造出中国石油矿权流转区块高效勘探典型范例。
02 技术革新:驱动油田开发提速
巴彦油田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数据显示,该油田实现4个100万吨产量分别用时49个月、13个月、10个月和不到8个月,生产周期持续缩短。
这种加速增长背后是技术创新的强力支撑。油田创新个性化油藏开发模式,建成国内首个空气驱砂砾岩油田,打造首个超深层油藏早期CCUS先导试验区。
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成为巴彦油田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技术。截至2025年8月,3个先导试验区CCUS注气量突破7万吨,创下国内液态二氧化碳注入最深、注入剖面测试最深等多项纪录。
油田开发团队还针对储层物性差、高凝油频繁堵塞等问题,开展弱酸表活剂解堵、热油替喷、卡堵水等增产先导试验,措施累计增油超过4万吨。
03 绿色智能:打造数智低碳油田新标杆
巴彦油田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建成我国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原油处理基地——临河联合站。
该站采用“站外无人值守、站内少人值守、集中监控、智能巡检、故障检查、专业维修、应急联动”的智能化生产管理方式,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
在绿色能源利用方面,巴彦油田建成了华北油田最大规模光伏发电项目,全年发电840万余千瓦时,减少碳排放750吨。
油田还充分利用高温采出液余热资源,为井场及联合站提供热量,替代传统燃气加热炉供热,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
运输环节同样体现了绿色低碳理念,通过铁路专用线日运输量可达3000吨,较公路运输吨油成本下降一半左右,运输百万吨可节省柴油1.5万吨。
巴彦油田创造了“1年勘探突破、2年规模增储、3年高效建产、4年连续发现、5年上产百万”的“巴彦速度”。
这座油田不仅实现了高效开发,更在智能化、低碳化方面引领行业方向,成为我国西部能源安全保障的重要力量。
随着“四田”(油田、气田、碳田、能田)融合发展战略的推进,巴彦油田正朝着年产原油200万吨、年产天然气1亿立方米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