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建构师之路 第11篇
成长建构的方向
本文是成长建构最核心的方向指引
一、自我概念VS自我
当一个人陷于人生的迷茫、痛苦之中,他们就会渴望找到一个清晰的方向。这个方向能让自己义无反顾,全情投入。“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为什么而奋斗?我的生活目的是什么?”这不但是每一个人挥之不去的内在追问,也是自我建构的牵引和推进的线索。
但是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弄清两个概念,自我和自我概念。
1、自我概念和自我
罗杰斯认为:人的行为基于自我概念而定。它包含对自己身份的界定,对自己能力的认识,以及对自己理想的描述。自我概念定义了我是谁,我可以做什么,我是什么样的人。
自我概念是一套有组织连贯性的,对自己的观念和感受。我们所有的行为、内在心理活动、外在互动模式,都受自我概念的影响。可以说,自我概念是我们通往这个世界的唯一通道!
但是,自我概念并不等于自我,自我可以理解为真实的自己,或者那个藏在自我概念之后的真实的想法和有机体的集合。而自我概念,是我们内在真实自我和外部环境互动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2、自我概念的形成
在成长的初期,我们通过重要他人对我们的反馈和评价,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积累着自我经验,并基于这些经验,开始建立一套对自己的看法,并对自己产生喜欢和讨厌的感觉。自我概念正是基于我们与环境和重要他人的交互而形成。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得到家人的关怀和认可,并不是无条件的,当事人必须满足家人的要求、期望和家庭的条规,这些东西被罗杰斯称为:“价值条件”。这些价值条件成为我们构成自我概念的强大的外在牵引力。
当重要他人的价值条件被满足了,我们就会被认可,进而获得自我认可、自我接纳和自尊;但是当重要他人的价值条件没有被满足时,我们就不被认可,进而导致我们不认可自己、自我排斥,甚至自卑。
3、矛盾带来紊乱
久而久之,这种外部价值条件,就会内化为自我接受的条件。并且我们会按这一评价的指向去发展和努力。但是,在这个自我概念形成的逻辑循环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有机体内在的想法和需要。
之所以缺少,是因为在年幼时,没有独立的生存能力,依赖型的生存模式,让我们不得不重视外部价值条件式的要求,同时压抑自己的想法。但是当内在想法和外部自我概念产生冲突时,就会导致自我概念的迷惑、紊乱。进而导致产生很多心理问题、职业发展问题。
要补充的是,这种童年的外部价值条件影响,也会带到成年对环境和文化的屈从中,我们会屈从于环境的主流状态,不敢特立独行,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假装自己是一个很合群的人,仿佛这样就能得到尊重、认可、安全感。这进一步加重了自我概念的混乱。
二、活成真实的自我
1、理想是表象
关于人生目标,人生理想,人们做了很多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实验和调查,也收集了很多人的理想和目标。从宗教信仰献身于永生的追求,到崇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再到及时行乐沉浸于感官享受,当然还有各种世俗的名利权的追求等等。但是,我们用一个问题就可以甄别所有这些理想的真伪:
这些理想是内在真实的渴望,还是自我概念“应该”的想法?
我们会发现很多的测评,都把自我概念和真实自我的期待,混在一起让人进行自我探索。这会导致一个问题,我们得出的结论,测试者并不会那么欣然接受,或者表面满意,但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别扭,并不会因为找到了方向而兴奋。
事实上,上面提到的这些追求,如果不是出于内在真实自我的需要,那么这些追求就无法跟自己的人生目标扯上关系。但是罗杰斯通过大量的案例发现:所有人都有一种共同的倾向,就是活成真实的自己,不管那个具体的理想是什么。
换句话说,那些所谓的人生目标、使命、愿景都是为了满足活成真实的自我而存在的,当它们远离了这一基础,它们便失去生命力,变成朝令夕改的口号。
2、活出真实自我是人的基本倾向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活出真实的自我。这样一句看上去再平常不过的话蕴含的是:抛开那些价值条件、抛开文化的影响、抛开外部的评价,开始真正的关注自己内在的感受、想法和需要,并以此作为自己人生指引方向来生活。这会让很多人的整个世界天翻地覆!
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论我们是否活出真实的自我,我们都天然的具有活出真实自我的倾向和渴望。我们内在的声音会不断地冲出来,告诉我们他想要什么。如果他与我们的自我概念相冲突,就导致了我们的迷茫、困惑、失控、崩溃、甚至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一个人的自我建构正是活出真实自我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一旦开始,就会呈现出很多令人向往的共有特性。
罗杰斯通过多年的案例总结,他发现当当事人处在安全、真诚、共情理解的环境中时,当事人自身就会开始呈现出一些共有的心理倾向,他们会开始远离一些心态或行为的倾向,同时随着自我探索和建构的进展,当事人又会呈现出趋向一些行为或心理特征的倾向。
三、远离的倾向:
1、远离人格面具
当事人会倾向于远离那个自我概念,远离那个不真实的自我,即使当下他还没有清楚自己要去向那里,即使内在的想法很消极,他都会渴望远离某种虚假的生存状态,并开始定义自己是什么样的存在。这是一种内在的渴望,渴望接纳那个曾经自己不断否定、不断评判和压抑的自己。
2、远离“应该”
当事人会倾向于远离原来内心里不断冒出来的“应该是什么”的强迫性想象。这就是我们在前面说的在年幼时,重要他人,也就是父母的一些“价值条件”所形成的内在声音。即便父母不再说,这些声音也会在内心冒出来干涉他的思考和决定。
这里罗杰斯举了一个特别深刻的例子,一位当事人说:“把自己视为糟糕的人,是出于迫不得已。为自己感到羞愧是我唯一的选择方式,如果你总是受到责备,你就只能用自我谴责来保持自尊。”这段描述深刻的描绘了那些“应该”是如何让一个人变成“窝囊废”的。
因为当他没有做好,没有做到应该时,至少他可以通过贬低自己、为自己感到羞愧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知道好坏是非,证明自己对自己还有更高的期待。然而很多不明缘由的父母,还把这种自责当作是教育起到效果的表现。
3、远离迎合文化和环境的期待
除了远离重要他人在当事人内心种下的“应该”,他们还会倾向于远离文化、环境期待他们所成为的目标。
过去因为工业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组织机构倾向于把人变成机器的延伸,期待人们成为典型的机构人,具备岗位典型的特质。同时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也会让人有一种不做异类的压力。另一方面,整个社会文化、同学朋友的一些所谓好的生活方式,以及普遍对金钱、权利、地位追逐的共识,让当事人也被迫活一种“普遍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
但是当事人开始寻求自我时,就会开始意识到这些追求并不是他内在的需要(当然我们不排除有的人就是这样的需要)。但是看看那些“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人,我们就能体会到人的不同追求,以及活出真实自我的那种渴望。
4、远离取悦他人
很多人在过去通过取悦他人来形成自我,但是他们内心会越来越感受到自己并不高兴和愿意这样去做,他们会陷入深深的自我丧失感中,一旦他们开始寻求自我时,他们就会开始远离这种取悦他人的行为。
总之,他们宁愿不去掩饰自己以及那些来自自身的情感,不成为别人期待的样子,无论这个样子被形容得多么美妙或高尚。他们不再为了取悦他人而矫揉造作,不在成为任何被强迫,被外界界定的样子。
四、趋向成为的模样
1、向自我导向转变
简单来讲,当事人倾向于自己界定目标和意义。他会逐渐的能够去选择自己的那个目标,并且开始对自己负责任。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因为过去他的责任可以推给“应该”。按应该做了,不是自己的原因,自己没什么要调整的。但是现在,当事人基于自己的选择行动,这意味着他要为选择负责,并且从选择的后果中学习。
这种失去支撑的感觉让当事人感到害怕,所以起初当事人并不会那么轻易的走出这一步,常常是胆怯的,缺乏自信的。但是这种做自己的想法又让他激动不已,不甘放弃,这种复杂的心情可以体会。
2、向着注重过程转变
因为外在的“应该”失去作用,而应该是一种固话可描述的目标或状态,所以基于“应该”导向的人会更注重那个到达的结果。但是自我导向的人,由于自我的想法是流动的,随环境和自身经验变化的,而且变化过程也没有了“应该”的评判。因此当事人就会倾向于处在一个满足真实自我想法的过程中,享受这个过程,成为一种流动变化的状态。
有人一定会想,那岂不是要变成一个朝三暮四,朝令夕改之人?事实上这是一种多虑。不要忘了,我们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要承受所有选择带来的后果,并从中学习。因此,转向注重过程,恰恰不会让人朝三暮四,而是让人扔掉了“应该”的天花板,变得更加开放,相信自己的成长性。
就像我对运营的评判,起初我一直觉得我的运营能力有限,更擅长文字和钻研问题,但是随着对个人成长建构的深入,我现在更加倾向于相信自己可以尝试更多,并在其中体验自己变化的过程。
用克尔凯郭尔的比喻,这就像作家的作品和写作风格的关系,自我是一种风格,而经历和人生,是藉由这种风格创作的作品,每一次创作,都是在特定风格的语言潮流中兴风作浪,但是每一个作品,又让这个风格进化成一个全新的存在。
3、向着更加复杂的生存状态转变
没有框架界定的生命,将做出更多不能依靠框架预测的行为,个人会变得更加复杂,不论是情感、感受、还是行为,都会更加的复杂和多面,但是这种复杂和多面,恰恰意味着生命的完整。
在咨询过程或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因为拒绝别人的复杂性而把事情搞砸。因为复杂是一个人本来的面目,而有由自我框架的限制,当一个人不能接受另一个人的或者自己的复杂而完整的全部时,事情往往会向消极的方向发展。
当然由于我们的主观局限,我们永远不可能完全准确的看清一个人复杂性的全貌,也不可能完全接受,这是一种客观理想的抽象。因此现实情况中,真实透明和开放的心态就变得至关重要。不论是咨询关系,还是朋友相处。
4、向着接受自身全部经验转变
当事人还有一种倾向,是开始接纳发生在自己身上或经历的所有事实和体验。不论这些经验是他曾经认可的还是抗拒压抑,甚至刻意回避遗忘的。痛苦的经历不堪回首,但是正是不堪回首,让我们不能体会和接纳完整的自己。
成为真实的自己,当事人能够逐渐认识到,经验是一种有好的资源,而不是一个可怕的敌人,它构成给了我们的全部,也塑造了当下的我们,并指引我们成为未来的自己。接纳自己的各种体验,意味着我们将越来越敏感于自己的感受和生理反应。我们会发现这些来自五脏六腑和情感的反应,都是十分友好的信息,这些信息能指导我们做出更加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因此我们会更加喜欢获得这些感受,而不是压抑和回避。
而这一点与马斯洛描述的“自我实现的人”的特征完全相同:他们能够轻松的洞察现实,他们近似于动物式或孩子式的接纳性和自发性,表明他们对自身的冲动、欲望、见解,以及主管反应,具有非同寻常的自觉意识。
5、向着接纳他人的经验转变
正如当事人转向能够接受自己的经验一样,他也转向接纳他人的经验。他珍视并欣赏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只是因为经验本身的真实性。因为他相信经验来源于身体真实的感受和体会,因此,他不再抗拒那些与自己认知不符的经验。不再对他人的经验进行评判、投射、歪曲。而是作为他人真实的一种体验去接纳。
这一点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的描述也同样契合:当“孩童睁大自己的眼睛,不加评判、天真无邪的瞭望外面的世界时,他只是聚精会神的观察事情的真相,而不去争论这种情形有什么实质,也不去要求他成为另外一种情形。“自我实现者”观看自己身上以及他人身上的人性时,亦是抱着这样的孩童心态。”
这让我想起了我5岁的女儿,有一天我陪她睡觉时,牙痛难耐,我对她说:“爸爸牙太痛了,想自己睡。”她答应了。但我内心不安的想:孩子会不会因此而觉得我不爱她或者是故意不想陪她睡?但是第二天我的疑惑解开了。孩子见到我时,关心地问:“爸爸你的牙还痛吗?”我立刻意识到,孩子并没有对牙痛这件事做任何的演绎,她只是接受这个事实。反倒是我作为成人的局限,搞得自己心神不宁了。
6、向着信任自己转变
随着对自我接纳的加深和活出自我的体验增多,当事人会越来越信任并珍视自己作为一个过程的自我。
由于过去对自我的否定和负面评价,会常常让我们拒绝接纳曾经的自己。因为那个自己看上去好像更加不符合“应该”的样子,更加的不堪露面。但是随着对自我接纳的加深,对自己体验的信任加深,我们将更加清晰地看到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自己。我们会开始接纳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以及接纳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巨大差距。
本质上来说,当事人接纳的是自己成长的连续性,而不是跳跃性。很多人闭门造车,企图从A突然变成C,仿佛自己本来就是C没有经历过A和B一样。这恰恰说明了一个人并不接纳自己作为A和B的状态。但是接纳自己的人,他会更加相信自己成长的连续性,并将这种连续经验视作宝贵的记忆。
作为一名坚持写作的人,我曾经完全无法接受大学时自己的文章。那时的文章充满了抱怨、愤世嫉俗和偏激的观点。但是现在,我有些后悔当年毕业后撕掉自己的文章,因为那些是我成长的见证,是曾经真实的、活生生的我。没有那个我,也就没有今天的我。
五、活出真实自我的误解
很多人对活出真实的自我带有误解和恐惧,排除不同人生理想的差异,我们需要对活出真实的自我做一些进一步的说明。
1、它是否意味着固定性?
我想有这种担心的人,多数都是认为别人没有达到自己的期待,倾向于相信别人没有主动成长意愿。这多半是一种固定型思维的人的想法。
事实上成为真实的自我,就会完全投身一个生存过程,他会在最大限度内促进自己的变化。他绝不会待着成为废柴,因为那些活成废柴的人,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变化的意愿,而往往是因为没有机会或勇气做自己,又不愿意活成面具,是以终消极对抗的状态。这恰恰说明他在用一种效果不佳的方式来寻求变化和做回自己。
2、它是否意味着邪恶?
有这种担心的人,我想他们可能经历过对自己的内在感受有着极大的压抑,并在内心里因为这种压抑而产生破坏性或者邪恶念头,并因此而惊恐,从而更加压抑自己。并将这种惊恐的印象进行了投射。
担心做真实的自己,放出情感的和想法的破坏性。是因为没有注意到,这些破坏性的感受,是因为过度压抑,而导致的对抗压抑的激烈反应。这些激烈反应就像求生的本能一样充满力量。但是它们存在的前提是对内在感受的压抑。就像河流和洪水,如果河道畅通,永远不会出现洪水决堤,即便因为淤堵决堤,决堤之后,河道仍然会回复原来流动的样子。
有人一定会想,某种情感如果不加节制就像河水水位增高发大水一样怎么办?有这样担心的人,事实上忽略了人的完整性。一个人除了懒惰和冷漠,还有兴趣和激情;除了恐惧,还有勇气。事实上,一个人越是能够允许自己内心这些情感流露出来并得到体验和反馈,它们就越可能在他的情感的总体和谐中,占据适当的位置。
六、总结
在众多的案例中,罗杰斯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当事人开始更加信任和接纳真实的自我时,这些普通人在自己的领域里,就变成了重要而有创造性的人,并以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这种独特,意味着一个走出面具的,活生生的个人的形成。他没有不安全感或装腔作势的防御性,在自己真实存在之外无所增加;他没有内疚感或自我贬低感,在他的真实存在之外无所减少。他听从自己有机体的全部声音,带着更大的准确性和深度,越来越成为他最真实的自己。
罗杰斯所描述的这条生活道路,是一种价值抉择。在文字中,我能感受到当他描述这些特征时的肯定和激动。这条路与我们通常所做的选择和随波逐流的行为大相径庭,这是出类拔萃的勇者,自由选择的一条道路。正是在这些勇者身上,罗杰斯看到了整合一致的趋势!
叶上闻
公众号:生涯叶上闻
2018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