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它出现危机时,我们的挽救不单单是解决了当前的问题,更有可能为以后的或好或坏的转变埋下伏笔。《亲密关系》的第四章讲述的内容便是社会认知——我们理解社会现象的知觉和判断过程——如何影响亲密关系的。
第一印象很重要!
众所周知,第一印象很重要,甚至在一些情况中,会是对个人的最终评价。但你知道人们形成第一印象有多快呢?那速度,单身 30 年的手速都不一定能比得上。
自遇见的一瞬间起人们就开始作出判断。这里的「瞬间」指 1/25 秒,这就是辨认陌生人的面部表情是否愤怒所花的时间,只要39毫秒。在约十分之一秒的更加耐心的考虑后,人们就能判断出陌生人的长相是否有吸引力、有多么可爱、是否值得信赖,这个判断的准确性和仔细审视该陌生人的面孔一分钟后得出的完全一样。而只要观察该陌生人和异性5秒钟的聊天,人们就能确定他/她的外向程度、良知水平和智力高低。
五秒,最多五秒。也就是说,如果后续没有特别出色的表现,你在这关键性的 5 秒钟的表现,对方已经考虑你内心里所有小九九的答案。正是由于时间这么短,所以在上一篇讲述吸引力的文章才会如此强调外貌吸引力。最直观的就是外貌。
第一印象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仅是第一次见面所产生的初步印象,更是今后再次见面(如果有的话)的重要凭证,人们会根据自己得出的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根据第一印象解释他人的行为,甚至作为信息筛选的条件。拿最近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举例,周正有「小气」的人设。如果周正在和林华华初次见面时给她留下「小气」的第一印象,那么接下来和周正交往时,周正的不少行为被林华华解释为小气,比如通过加班逃避请客;而周正类似的行为,会被林华华发现,从而强化小气的第一印象。即便周正后来有出手阔绰的时候,但「周正小气」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林华华并不会一下子就对周正有所改观。这种为了验证自己错误而找证据的现象被定义为「验证性偏差」。
更让人吃惊的是,除了看待别人有偏差,还有坚持自己对他人错误看法的「过度自信」的倾向,认为自己的看法是正确。不少人以为自己能够掌控亲密关系,对伴侣接下来会做什么了如指掌。但事实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情况。
这一路下来,使我们对自身还有伴侣的认知都会存在一定的偏离,产生了「当局者迷」的现象。有研究表明,对亲密关系形势看的最透的要数女方的好友(闺蜜)。所以反推过来,如果你攻下了闺蜜为你说情,对建立和巩固亲密关系会有莫大的帮助。
你这么想是错的!
虽然处于亲密关系中的个体在观察自身处于的亲密关系难免会有偏差,但不是说就因为偏差就放弃了对亲密关系的知觉。处于亲密关系中的个体,从未放弃让亲密关系朝着我或者我们所认为的更好方向发展。这其中便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行动者/观察者效应」。处于亲密关系的两个人,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与对观察到的伴侣的类似行为的解释完全两样。
经常能看到类似的例子:妻子悉心为丈夫挑选了生日礼物,但丈夫在生日当天碰上了很糟糕的事情,而妻子的生日礼物与糟糕的事情有关联,从而引发丈夫的暴怒。
在这时,丈夫会把自己的发脾气解释为外界因素:自己度过了糟糕的一天;而妻子则不会这样认为,她把丈夫的暴怒理解为内部因素驱动的:自己的谨小慎微,但丈夫还是不满意。
于此相关联的是另一个概念,即「自利偏差」。如果当亲密关系出现好转时,伴侣常会自行邀功行赏,而出现恶化时,更多想到的是让伴侣背锅。
同样还是送礼物的例子。如果此时丈夫高兴的接受了妻子的礼物,那么丈夫内心里的自利偏差会告诉丈夫:还好我自控力强,没当场爆发,避免了一场争吵。而妻子则把丈夫的高兴归功于自己礼物选得好。
这两种不同的反应都在告诉我们:有些事情不要想当然,在撇清自己关系之前一定要好好想想,自己真的没做错吗?还是受制于上述所说的现象而得出的单方面结果呢?在自夸给了伴侣增进亲密关系的奖赏时,也要想想是不是真的如此。
而这些,说到底,心平气和的沟通交流是少不了的。不要迷信什么「真正爱你的人,你不说 TA 也会懂你。」是有这样的情况,但更多的时候,让伴侣无师自通「读心术」的奖赏意义不够大,破坏性却是摧枯拉朽的。
「他为什么没以前爱我了!」
除了读心术,人们对于亲密关系的一些观点中,有一点很有意思:当紧密关系稳定后(具体表现是婚后),男生开始在女生面前不注重形象了,打嗝啊,抠脚啊,之前憋了很久,这下都爆发出来了。女生则可能出现没化妆没洗头也无所谓的情况。
而这些现象则可以用「印象管理」的概念解释。印象管理概念中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即只要在他人面前,就存在印象管理,无论是否意识到。和女神的第一次约会,一定会选一套最好的衣服,在氛围最好的咖啡馆见面;和男神约会,一定会认真的化妆,精挑细选最能凸显自己优势的服装。虽然在舍友面前无所谓,该抠脚的抠脚,该放屁的时候放屁,可这并不代表没有进行印象管理,只是管理方面相对而言松弛了一些。
印象管理是人们在社交时必然会使用的一种策略。第一印象太重要了,为了给人们留下好的印象,必然会使用印象管理。「中央空调牌暖男」便是印象管理的一种。大家都知道,如果你在初次见面便展示抠脚的属性,那么大多数人是不太愿意和你继续相处下去的。如果你是以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为基础,在随后的日子里展现抠脚的属性,那么即便心中抵触抠脚,也不会马上拒绝的。
回到亲密关系。亲密关系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印象管理策略。一个很显著的区别是:在亲密关系建立初期,印象管理的策略是保持近乎完美的良好印象,以讨好对方为核心;而当亲密关系趋于稳定之后,印象管理的策略则是可以展露自己的真实形象,以自己舒坦为核心。
尽管我们给好友和恋人制造的印象比为熟人或陌生人制造的更为重要,但是为了维持良好的形象,我们在前者花的心思通常不如后者。
而印象管理最主要的两种方式是逢迎讨好(为了他人接纳自己和喜欢自己)和自我推销(他人的认可和尊重)。这两种方式在亲密关系稳定后没有建立初期用的多。亲密关系一开始,追求的一方撩的方式层出不穷。而稳定了则少得多。这也就是不少处于亲密关系中的个体会有「对方没有以前爱我」的感觉。当然先不排除有的是确实不爱了,导致了在行动上的缺失。但也有一种可能是印象管理水平的降低。
印象管理,也就是套路管理。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形下,是否使用套路。
爱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用行动和言语表示的,「读心术」的缺陷便是将亲密关系中对伴侣的基本要求提高到不现实的程度:伴侣不必通过言语和行动,对方也能感受爱意。甚至不用言语,仅凭一些细微的动作,对方就能预判。它是亲密关系到达一定程度后的表现,但不是亲密关系的必备。虽然行动和言语是表明爱意的一种手段,但并不是说,没了行动和爱意,对方便不爱你。
在逻辑上,两者的关系并不是充要条件。在某些个体的亲密关系中,可以是。如果自己不是,也不要强求。
知道这些能找到女朋友吗?
首先对「教你谈恋爱」的任何书籍,相当多一部分人都是嗤之以鼻的。
「啥?谈恋爱还要看书?看黄书都比这管用!」
就如同那些怀了孩子,然后就觉得自己就是父母了一样。谈恋爱也大多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是,能否成为一个称职的父母,一个合格的父母,一个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让孩子度过欢乐童年的父母,并不天生就会的。同样的,谈恋爱也是。
如何去爱,是一门学问。
回到前面讲的,在面对自己喜欢的女孩时,尽量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但在我看来,真实而不失诚意的表现自己,是最好的第一印象。
当需要解释伴侣/好友,或者是非亲密关系中的对象的行为时,不要想当然的以为,在下断言之前,和对方沟通,确认对方的心意,或者求助他人,获取他人的建议,不失为更稳妥的方法。
虽然是我们更为亲密的人,但我们却愿意把更好的印象管理留给外人,这虽然不合情理,但却是铁铮铮的事实。意识到这种情况后,让人不得不考虑的是,这样的印象管理如果对亲密关系的伴侣造成情感上的伤害,那么是不是应该适当的调整呢?与其用其他的缘由(比如没像以前那么爱了)职责对方,不如思考对方是不是只是在印象管理层面和以前不同了呢?
当然,前提是,你得有个女/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