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程度上讲,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与天灾人祸的斗争史。斗争到现在,人类都成了人精,而活到现在的,更都成了精英。
不过,说句实在话,人类与天灾人祸的斗争并不那么简单。因为天灾与人祸,总是结伴而行。“大兵之后,必有大疫″,说的就是这个理儿。人不但要与人斗,还要与天斗,与地斗。不容易!东汉末年那阵子,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外戚与宦官斗,军阀与军阀斗,豪强与士人斗……斗得那叫人仰马翻,狼烟四起。哲学家罗素说:“小灾难来自固执,大灾难来自狂热。″正当人们狂热地你死我活地争斗的时候,一场场让人毛骨悚然的瘟疫也接踵而至。据记载,大的瘟疫桓帝时发生三次,灵帝时发生五次,献帝建安年间更甚。
张仲景,东汉河南南阳人。张仲景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父亲虽然官不大,但却是个地道的读书人。这样的家庭背景,让张仲景从小就接触到了大量的图书典籍。让人诧异的是,在这众多的图书典籍中,最吸引张仲景眼球的,竟然是医书。他对医学既有兴趣又有天赋,所以在他10岁左右了时候,家长们就让他拜同郡名医张伯祖为师,学习医学。
从汉武帝开始,汉朝实行的是举“孝廉″“良才″的选官制度。品学兼优的好青年张仲景,汉灵帝时被举为“孝廉″,从此成了干部队伍中的一员。虽然仕途并非坦途,但到了建安年间,张仲景还是做到了长沙太守的高位。
虽然做了一方要员,但面对缺医少药的治下黎民,张仲景还是想尽一切办法为当地百姓送医送药。但汉朝的官场有个规定,就是当官的不能像现代的领导干部那样,动不动就深入基层,到老百姓家嘘寒问暖。于是,张仲景就采取了一个变通方式。他规定,每月的初一十五这两天,衙门停止一切公务活动,但大门四开。张太守端坐大堂之上,专门为百姓看病。太守专门在初一十五这两天为百姓看病的消息不径而走,各地来衙门找张仲景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时间一长,人们干脆就把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叫做“坐堂大夫″,以此来表示对张仲景的崇仰和纪念。
眼见一场场接踵而至的瘟疫,“坐堂大夫″张仲景坐不住了。做为医生,他治不好百姓的病;做为太守,他救不了百姓的命。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悲痛欲绝的张仲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逆行″决定″:辞官为医。从此,张仲景踏上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不归路。
他博采众方,苦研医术,并结合自己在抗疫一线的临床诊治经验,开始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后来,他干脆隐居岭南,专心写作。经过十几年的苦心孤诣,一部十六卷本的《伤寒杂病论》,终于大功告成。
《伤寒杂病论》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后人无与伦比的崇爱,直至今日。张仲景是河南人,河南人往往用一个“中″字表示对某人某事的莫大赞许。
张仲景,配得上这个“中″!
(根据杨大米的原创整理而成,向群主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