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旧的东西,喜欢旧物里承载着的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所以、一直向往着西递,那水墨一般的山水景色,那伫立数载的黑砖白瓦,还有那寄家国之志于其身的门楹,在数千年风雨中喃喃低述。
西递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其时,朱熹等人提出理学,礼教兴起并逐渐发展,中国的文化大氛围便是尊儒重教、三纲五常,文化人也更注重对于内心的探索和发现,他们去感受自身的欲望和思想,并尝试控制它。“学而优则仕”科举制度为天下莘莘学子提供了治国平天下的机会,至此儒学提出的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得到充分的展现,从此人们更加好诗书、重纲常。
中国为农耕社会,耕作全靠生命力量、人畜合作。劳动力的凝聚则为必然,所以中国自古有“家族”这一概念,“族”即人多势重、是力量的团聚。而且中国人十分重视亲族之间的联系和生命带的传递,有一种绵延无尽的力量在其中。所以,中国人十分重视家族名声和家族教育。记得电视里经常会有族里的孩子犯了大错就要由族长进行教育和惩戒,这是纲常理念下家族传承的另一体现。
中国的农耕文化、儒学文化、孝文化、个人修养和美德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当今这个浮躁、狂热的社会,还有那么一个地方不急不躁、不忘初心地保持着原貌——那就是西递;还有一样东西不愠不火、宠辱不惊地讲述着传统故事——那就是西递的门楹。
都说江南水乡如女子,温婉可人。而我从西递门楹里看到一个人,他是黄梅戏里走出来的一小生,他风度翩翩、温润如玉,心怀修身治国平天下,手握四书五经铁锄头。
既为书生,读书最高。做人要读书“读书经世文章;修身要读书、治国要读书“文章本六经得来”;传家仍然要读书“要好儿孙必读书”。读书是尊儒重教的西递人一生的追求,他们从书中寻找自我、感受人生,从书中了解世界与宇宙、从书中得取功名、从书中辅佐君王、评定天下。
“既为书生,那么品格自然不坏。他时刻提醒自己做人为孝为贤,与人和善,家族团结。“孝弟传家根本”, “欲高门第须为善”西递人以善、孝传家,世代修行,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求己及后代勤俭共勉。
既为书生,道德感也强。“守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他自己的价值观平衡且坚定,他还教诲后世子孙为人为贤——“勿求珠玉富,但望子孙贤。”
既为书生,情调也高雅。“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他对大自然的感受力强大而细腻,是啊生长在西递这样如画的地方,怎能不生出一些情调和才气?
再去细看那黑瓦下的一方天地,我仿佛又看到了一个家族。这个家族里的孩子正在读书,书声琅琅。这个家族的大人正在田里耕种。他们都是可爱又善良的人儿们,他们没有忘记祖宗的遗训。
一门楹一堂课,过去的可能过去了,历史也成为历史了,似乎一切都消逝在时光中。但西递有门楹在这如画风景里将祖宗的一切传承。
一门楹一世界,从小处见大方。每一片小小门楹都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西递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耕读善德孝,要求着西递人,也教育着每一位中国人——勿忘传统和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