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现如今大语文的推广,课外阅读就更是迫在眉睫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要多读书。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是仅仅在课堂上,学生所能学的非常有限,这就需要在课外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许多家长都反映,给孩子也买了很多书,但语文学习能力和写作水平上也并没有多大的进步和提升。结合教学实践,本文就从课内篇和家庭篇就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做以探究。
课内篇
课外阅读不是说打开书本就去读,现如今电子产品的充斥,致使许多孩子一本书翻上没几页就再也不去问津了。这也就是家长所谓的书买的多但没用的原因。所以在课内语文老师要运用科学的引导方法,开展指导课外阅读导读课,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1、开设阅读课程--讲故事设悬念,诱发兴趣
我发现课堂上,学生对课文不见得多感兴趣,可一旦我开始讲有关作者或者文章中主人公的故事时,一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竖立,连平时睡觉的人都坐得直直的,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班里面有一个字写的特别烂的薛同学很喜欢看新闻,只要我一开始讲人物的历史,他就迫不及待的接上话茬,像小学生一样把手举的高高的,跃跃欲试地想讲自己知道的东西,这时我就赶紧把他叫起来,让他给大家讲故事。这样一次次的鼓励,他现在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提高了,早已走出不及格的行列啦!
这种课堂表现给了我启发,随着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情节,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期待结局之际,教师嘎然而至,告之孩子们:课堂时间有限,大家如果想知道更精彩的故事情节和结局,就去看看《……》这本书吧!这样学生们自然而然便会积极主动地在课外阅读中去找寻乐趣!
2、开展阅读活动--引竞争赛风格,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孩子表现欲极强,有些孩子却羞涩地张不开口。语文就是要听说读写,连“说”都不敢不会,学它何用?所以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就非常必要。《皇帝的新装》《狼》等课文可以排练课本剧,《春》《散步》这些美好的散文可以开展诵读比赛,课外古诗词可以用来排练古诗文背诵大赛,讲名人轶事、读书故事,读书笔记展览比赛,辩论赛等都是很好的阅读活动形式,让学生把自己平时的阅读化作展现自己的一种方式,把无声的阅读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表达,把阅读活动转化为一种竞赛活动。比赛中,语文阅读也就“活”了起来。
3、做好阅读延伸--活用课本知识,引发兴趣。
课文1+1延伸。我曾经给学生说过:“课文就是最好的作文模板,在课文中,我们可以看见祖国的大好河山,前人的高尚人格、做事风格,高雅志趣、家国情怀……”看看我们的语文的教材,其实它远远不止是一本语文书,它可以辐射出更多的内容。就拿课文来说,课文里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顺然过渡到去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教材里有《再塑生命的人》,阅读课我们就共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课文有著名作家萧红的文章《回忆鲁迅先生》,我就给孩子推荐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等,都可以以课文为主,向外横向辐射,就可涉猎许多文学作品。
名著+影视拓展。例如,在阅读《海底两万里》的时候,很多女生对此不是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利用了自习,观看了影片《海底两万里》,这样子就显得直观了很多。借着影片引得孩子们到书本中去寻找电影细节,有趣有味。所以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种办法进行拓展,引导学生阅读。再看完了名著《骆驼祥子》后,我又给他们播放了影片,结果孩子们七嘴八舌评论的热火朝天。《西游记》每年暑假都会连环播放,等到我们。做下阅读计划。读完《西游记》这本名著时,孩子们不仅仅是被里面的一个个故事所吸引,更惊叹于现《西游记》里面居然有这么优美华丽的文字。基于这点,更能让学生认识到“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将此运用于自己的写作,把实际生活加工成文学作品时就有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