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学和逻辑
这个宇宙是数学的,数学是绝对正确的,数学是纯逻辑的操作,所以我们需要学点逻辑思维。逻辑是我会且我知道,只要运用逻辑就能把我们日常中一些消息推导出来发现它是否正确,而不是全盘接受或者否定,因为逻辑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并没有增加新的信息。
逻辑思维的另一个好处是它是抽象的,抽象思维能让我们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能找到不同现象下面的共同点;
其次逻辑思维能让我们举一反三。看清了事物的本质逻辑,就可以运用到其他地方;
最后逻辑思维能让我们消除歧义,帮助我们对各种问题达成统一意见。可以类比和推广。
逻辑推导的出发点是我们对这件事的假设和前提,以及我们对各种事物的定义。
二、三个常见的逻辑错误
1、逆命题
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比如,你是女性=》你经历过性别歧视;你经过性别歧视不等于你是女性。
2、否命题
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原命题为真,否命题为不真。
比如,所有女性都经历过性别歧视;
极端否定:根本就没有性别歧视,女性地位比男性高;
逻辑否定:有些女性没有经历过性别歧视。
否定黑,不一定非要说是白,灰色足以否定黑。
3、应该指责谁?
与(and)逻辑和或(or)逻辑。
如果一件事是几个原因综合促成的话,那只要其中一个原因不成立,这件事就可以不发生。绝对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是不存在的,但是我们可以在概率意义上做判断。
人们犯逻辑错误,或者是因为某种目的,或者是因为激烈的情感所刺激。逻辑则可以让我们稳一点,慢一点。
三、愚蠢争论的根源
1、稻草人攻击
说的是A,然后被其他人等同于B。比如说亲和性高的人的工资通常低于亲和性低的人,而通常女性亲和性比男性高,女性的工资比男性低,但这不是说社会对女性的偏见,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决定了工资的高低。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2、根源
首先可能是因为对方和你处于敌对的阵营,逻辑不严谨就会被抓漏洞;
其次可能是因为感情因素。喜欢讲逻辑的人常常看不起感情用事的人,但是感情才是真实的。感情受伤害的话是一定会被攻击的。
再次可能是一般人的逻辑敏感度太低。不能理解自身眼界之外的东西。讲感情的和世界打交道会有困难,讲逻辑的人打交道也会有困难。
需要的是多元化和包容性。容人之量来自逻辑,逻辑来自认知。
四、灰度认知和黑白决策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其中有很多灰色地带,所以我们必须有灰度认知,但是做事的话,却不能是灰色的。
1、讲原则
讲灵活性之前要先讲原则。
因为讲原则,才能讲逻辑,才是讲道理,话才能值得听,行为才可以预期,才能与人合作。从最底层的几个原则出发,随时审视和判断自己的决策,行事就会非常笃定。
2、灰度认知
灰度认知就是真实世界的有些事不是非黑即白的逻辑,是有一定的模糊性的。逻辑上是不支持绝对的划线的。
3、黑白决策
所谓黑白决策,就是哪怕不符合逻辑,也要划线。对没有严格要求的,可以给自己预留一个缓冲区,介于安全与不安全的范围内。
4、原则性与灵活性
原则性特别强并不是最高级的人才,而中庸才是最高级的人才。
五、供给侧的逻辑使用者
1、逻辑与抬杠
所谓笼统陈述意思是说话针对一帮人,没有限定。要有一说一,不要扩大范围,做一个限定,比如最模糊的,“某种意义上”。
2、逻辑与表达
有时候不讲逻辑是一种表达方式,不讲逻辑可以传递强烈的情感。那如果别人跟我们讲感情,我们是否一定要讲逻辑呢?
3、逻辑与情境
应该使用逻辑分析,去理解对方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看分歧在哪里。很多情况下,是大家处于不同的情境中看问题的视角不一样。
4、逻辑思维的供给侧改革
需求侧的人是把逻辑当做攻防手段,把辩论当成了文字游戏;供给侧的逻辑使用者,应该主动改变各说各话的局面,发挥自己逻辑分析的特长,给别人提供逻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