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人类社交的十分基础的部分,也是人类社会的基石,更是人类能达到目前这种高度的一个主要原因。
“朋友”的这个概念自古已有之,不过在春秋时期以及之前,“朋友”指的都只是有血缘关系的人。比如说,你能和你爸是朋友,能和你哥是朋友,能和你的七大姑八大姨是朋友,可是不能和隔壁家与你没有血缘关系的小王是“朋友”。这其实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观念:这种观念是和远古时期人类靠血缘关系聚合起来的氏族公社中的社交差不多的。
到了儒家出现的时候(也就是春秋时期),血缘社交渐渐解体,每个人的社交面与“朋友圈”都比以前要广了,不仅仅局限于自己家里。尤其是“关系网”这种完全超脱以前对于“朋友”的认知的东西,更是打乱的人们的认知结构。
此时,儒家的崭新的“朋友”的观念也就应运而生。
朋友这个概念脱离血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对亲人与对朋友的不同:朋友之间要互相指正对方的缺点,而兄弟之间相处则要和睦快乐。
首先,我们要知道,那时候的古人对“朋友”这个词的看法与现在是不同的。古时的“朋”与“友”不是一种东西:只要是同门,并且行为差不多,就是“朋”,志向相同则是“友”。
有“朋”不一定就会有“友”,可有“友”就一定会有“朋”。当然,这里完全不是在说友高级,朋低级--他们二者都只是不同的朋友关系,完全没有高低之分。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现在“朋”=“友”=“朋友”的原因吧。
这是儒家对“朋与友”这个概念最初的解读,不过之后一直也没变动什么大的核心观念,只有一些小的修正。等到发展到先秦时期,儒家对“朋与友”这个概念更多的是怎么实际应用,而不是如何解读它的理论含义。
儒家对于友的主要(实用性)的解读能分为三点:如何择友,如何交友,如何待友。
如何择友?儒家并没有直白的告诉你该如何择友,毕竟好的朋友脸上也没写好字。儒家采用的是另一种方式:告诉你有什么品质的人能称得上是“好朋友”:要有正直的品质,要有谅解的胸怀,要有诚信的良心。
遇到这么好的朋友,就交了吧!
当然,他也会告诉你什么人不能交往:巧言令色,时不时改变主意,这种人千万不能和他交朋友。
判别出了好朋友,该怎么与他交往呢?儒家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遇到了这么好的朋友,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品德品质与能力,这样才能和这种优秀者交上朋友啊!
还有,不要使用钱财权利什么的强迫别人来当你的朋友,那样得不到真正的友谊。
交到了好的朋友,那么该怎么与他们相处呢?儒家也会告诉你:要用包容而不庇护的心态来对待朋友,对待朋友要忠,要信,要礼……
这就是先秦时期儒家对“友”的大致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