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古代的香

今天看凯叔讲历史,又学习了很多。中国的焚香习俗起源很早,古人为了驱逐蚊虫,去除生活环境中的浊气,便将一些带有特殊气味和芳香气味的植物,放火焰中烟熏火燎,这就是最初的焚香。焚香中,不仅减少了蚊虫叮咬,还能沉浸在沁人心肺的香气中,舒适怡人。古代崇拜上天,因焚香的烟气缠绕上升,如云山雾罩,产生了神化的效果,后来在祭祀或大型仪式中,焚香就成了必有的程序,变得既庄严又神圣。

中国的第一个焚香炉是西汉时期出现的,叫“博山炉”。到了唐代,南方的香料大量涌入市场,使香的价格大跌,焚香的生活方式从此走进千家万户。

焚香,并不是把香丸、香饼直接焚烧;要让香丸、香饼产生香气,还需借助炭火之力,尽量减少烟气,让香味低回而悠长。因此,香炉中的烟火要尽量燃烧得很慢,火势低微而久久不灭。因此,焚香方式的程序是:把特制的小块炭墼(jī)烧透,炭墼是一种用炭末捣制成的圆柱形燃料,把它放在香炉中,然后用特制的细香灰把炭墼填埋起来。再在香灰中戳些孔眼,以便炭墼能够接触到氧气,不至于因缺氧而熄灭。在香灰上再放置瓷片、云母、金钱、银叶、砂片等薄而硬的片状物,用来“隔火”,最后将小小的香丸或香饼,放在瓷片等隔火板上,借着灰下炭墼的微火烤焙,缓缓将香芬发挥出来。

这种焚香的方法,严格说应该叫“烤香”。后来有一个著名的成语,是“红袖添香”,就是指年轻貌美的女子,在隔火的小板片上添加香料。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词人赵彦端的“留花翠幕,添香红袖,常恨情长春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周礼》中记载的汤沐香、礼仪用香,到汉代开始流行“博山炉”薰香,隋唐的中西交流使香料品种增多,制香用香方式渐渐丰...
    北十先生阅读 11,980评论 0 10
  • 俗话说:屌丝玩车,土豪玩香。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人就是玩香高手,焚香是流行于士大夫阶层的一种雅事,也是那时...
    含黛阅读 1,677评论 0 0
  • 东临黄海,有古磐,其阔三百,高直斗人,常有渔者收梭起式,游人匆忙。有蓍龟蹒覆,冬雪夏雷不动,久立千年。时旅者至,求...
    皇氏三墳阅读 2,600评论 0 1
  • 一、优酷黄金会员活动地址:https://wintv.sprite.com.cn活动截止到5月15号 雪碧瓶盖CD...
    阿勇同路人阅读 5,418评论 0 0
  • 那年青春,你还记得吗?
    aRani阅读 84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