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金刚经》第二十品:离色离相分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二十品:离色离相分
“离相”为何如此重要,《金刚经》全经一以贯之的主线就是“离相”,佛祖如来在这一品又说离色离相呢?《金刚经》最重要最核心的思想与教义就是“破相显性”,也就是破除世间事物的形相,显出这个形相的本性,所以佛祖释迦牟尼在此经中特别教导弟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金刚经》的四句偈(偈,颂歌,为摄尽其义之意),能为“偈”者,一是颂歌之词,要常说常唱,二是最能代表所说之意,语之精髓。由此可见“离相”修行的重要性。
上一品法界通化分中,佛祖如来通过不住相(财相法相)布施,不住可德福德之相,不住福德之相,方能得无量无限福德的论说,告诉世人与修行者“离相”修行的重要性,如果住相修行,六凡四圣在十法界之间是可以通达转化的。对于佛祖如来而言,法界通化的原则与规律一样适用,更不要说是佛法界以下的三圣六凡了。所以“离相”修行既是修行的方法,也是修行考核的标准,更是定位修行法界的准则。
此论说,是佛祖如来三段论的升华,著名的佛法三段论“是物,非物,名物”,是对事物本质与事物概念(名称定义)关系的论述,重点论述了名不副实与实事求是。但是,世人的住相之念,造成了有限的文字表述无法真实表达无限的事物本质这一实事,所以世间的一切都是“名不副实”的,所以才会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从这个实事情况来看佛祖如来教导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还真是这样的。一是我们看到的不是事物真实的情况,二是我们认知的“相”(事物的概念),并不能表达事物的真实性,所以都是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