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一节关于有声书行业的课,初步了解了有声书市场的前景和现状,了解到声音的可塑性给角色赋予了生命,还有节奏、停顿、重音等对语句表达意思的影响。
之前知道喜马拉雅上有关于配音的项目,我一个姐姐在很早以前喜欢在上面发布一些英语配音,也是为了激励她儿子学习英语的热情。现在是否继续,我就不得而知了。
我普通话不太好,有口音,这在我们部门是公认的,甚至同事经常拿我的口音开玩笑,当然,我也只是笑笑而已,没什么的,繁忙工作之余娱乐一番也未尝不可。
不知道是家乡方言的影响,还是小时候学拼音没学好,导致我前鼻音后鼻音不分,我们家乡话里正好是前鼻音后鼻音相反的,致使我到现在为止,有时候还分不清哪个音应该加g,哪个音不应该加g。
女儿进入小学后开始学拼音,我不主动教她,因为怕教错她。我跟她一起学,有时候我还请教她。但现在看来,她还是受影响了,因为她也有点前鼻音后鼻音不分了,但没我严重。
我听课,一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二是练习朗读,再带动女儿一起参与。
三年前,我们单位组织最佳员工演讲比赛,我代表部门参加了。我知道我的短板,所以那段时间我尤其努力。我看完了两季的《朗读者》,听董卿讲话,模仿朗读者的发音,收效很明显。
最后总结出经验,就是稿子背熟后,带感情的娓娓道来即可。但真正到台上,看着下面坐着的几百号员工,我还是有点紧张了。人一旦紧张,嗓子、表情等都会受影响。最后,我只能算是没有出错的完成了演讲,并不能算是完美。
就是在那段时间,我发现了朗读真的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努力练习后,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听自己的演讲和稿子,竟然像发现宝藏一样,发现原来自己还有这样的潜质,之前一直没有机会施展,白白的被埋没了。
所以听完这几天的课程,不管有没有收获,我都要努力去尝试,去改变,只有自己变好了,才能带着孩子们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