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芒种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日芒种。我们回两个老家(娘家和婆家)看望老人,顺便看看用不用帮忙干农活。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意思

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俗话说得好:芒种前后,种瓜点豆。这个节气的“忙”可谓名副其实。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深知干农活的辛苦。

农民都知道:“麦在地里不要笑,收到囤里才牢靠。”所以叫抢收麦子。

割麦的时候,弯着腰,右手拿镰刀,左手抓麦子,右手用劲的同时身子向右倾斜,左胳膊顺势抱住麦子往右后方一放,然后身子往前去进行下一个回合。

因为年纪小,父亲故意不把我们姐妹用的镰刀磨快,怕我们伤到自己,所以,用笨笨的镰刀割起麦子来很是费劲。胳膊酸酸的,腰也酸酸的,干热的风吹过来感觉火辣辣的,加上胳膊上、脸上被麦芒扎到后,一出汗,那个难受劲真是无以言表。

每每大人休息的时候,我们就抢着用磨的快的镰刀割麦。感觉好轻松。但是,后来我们年龄大一些,父亲把每张镰刀都磨的快快的,我们也同样感到累得要命。

其实,最累的是父母。他们都是在我们睡得正香的时候就已经到麦地干活了,但我们被互相喊醒走到麦地的时候,父母已经割了大半儿。


割完的麦子还需要捆成一捆一捆的,目的是方便以后用打麦机打。捆麦子需要身子蹲下来,拿两缕麦子缠在一起,然后抱起一抱麦子,让麦子一翻身,将两缕麦子的另一头系在一起,这样就算捆好了。整个过程都半蹲着,那个累哟。

捆好的麦子要用拉车拉到村头的麦场地里,在自家的地盘上垛起来,等轮到自家打麦的时候,再把麦垛拆了,运到打麦机跟前,把捆着的麦子弄开,由男劳力往打麦机里送。

打麦需要的人多,而且慢,所以机器白天晚上都不休息。叫做“芒种前后麦上场,男女老少昼夜忙”。

我们小孩子都喜欢晚上干活。因为晚上不晒。还有轮到打谁家的麦子,主人就会炸油条让大伙吃,吃过油条之后,大人们就会让我们小孩子回家睡觉。

这样说起来好像也挺好玩,其实呀,每个过程都很辛苦。

比如拉麦子。那时候弟弟还小,父母领着我们姐妹五个,常常趁人家吃午饭的时候借别人家的拉车拉麦子。父母一人拉一辆装的最大的车子,我们两人拉一辆,或者一人拉一辆装的少的。太阳晒着,顶风的时候,拉车子沉,顺风的时候,热的难受。

还有在地里拾麦子——

……

俗话说:“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打完麦子要种玉米和豆子。这些活比抢收麦子要缓一些,但也挺赶的,也很累人。我小的时候,我们家不种水稻。后来结婚之后,看到婆婆家种水稻,感觉插秧比种旱田更辛苦。

所以每每干农活的时候,父母就教育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走出农门,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可是到我家一看,麦子已经收到家了。父亲说,联合收割机,我们一个生产队的麦子一下午就割完了。豆子玉米也耩上了,都是机器种的。过一段时间打上除草剂就行了,也不用锄地。

婆婆家的麦子还没收,但是就等联合收割机了。

我不禁感叹科技发展的迅猛。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不用像以前一样劳累啦,但是感觉人的幸福感好像比以前降低啦,农村的孩子也没有了“努力摆脱农门”的志气了。好像不管你我不努力都能好吃好喝的。

唉,世事的发展有谁能说得清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下着雨,想起小时候熟悉的歌谣,感觉亲切温暖:

气温高升雨水丰,芒种时节不盲种。

悉心浇灌幸运地,辛勤播撒幸福种。

来日长势正喜人,转眼又是丰收景。

只盼收获粮满仓,美好生活永绵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