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诗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芒种,麦熟季节
芒种一词,始于《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东汉郑玄释义曰:”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芒种时节,正是收麦养稻之时。
仲夏农历五月,田野里开始弥漫新麦的清香,此时,农人们必须抓住短暂的晴好天气,抢收麦粒。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需要操心的事情就是稻秧了。俗话说:“芒种芒种,有收有种。”它预示着农人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说至收麦的农忙之景,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则最形象不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然而,如今麦地里已不再是频频攒动的人头,更多的是代替人工割麦的收割机。这着实高效不少,但隐隐之间,似乎觉得又少了点什么。
兴许是少了些淳朴的气息在里面吧。在工业化还没普及的年代,一家老少在空旷的麦地上挥汗如雨,没有机器轰鸣声的干扰,他们可以弓着腰,在麦地里欢快大声地聊天说话,这种美好,便不言而喻了。
芒种三候
一候,螳螂生
小螳螂此时破壳而出。
二候,鹏始鸣
伯劳鸟开始鸣叫,其声鹃鹃然。
三候,反舌无声
反舌鸟停止鸣叫。
芒种习俗
送花神
芒种时节,百花开始凋零,民间会在此刻举办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内心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安苗祭
每到芒种,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家家户户会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各种形状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平平安安。
图片来源于「吴颖露摄」
煮梅酒
我国南方,每年五、六月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人们会在芒种日煮梅酒。早在三国时期就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
芒种养生
芒种时节,气温升高,天气炎热。我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
芒种时节起居宜早起,中午小憩可助恢复疲劳;饮食需清淡,以质软、易消化食物为主;精神要放松,静心、安神、戒躁、息怒。
在高温、高湿的天气里,需格外注意预防中暑。白天出门最好打伞和戴帽子,要充分饮用凉开水、饮料,并加少量盐,以补充体内盐分,还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为提振精神和避免中暑,还应注意多食含钾食物。
芒种雅事
暗香凝露、栀移月影,栀子花事;夏渐深,草碧遮蔽、路径不识,修缮庭院正当时;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蛙鸣庭草,酴醾香梦,此时节可听取蛙声一片;烟萃三秋,外有四季,内无寒暑,赏玩盆栽而小天下;青梅煮甘酿,夕阳照画舫,三五好友,倚月光。芒种,二三雅事。
庭前蛙鸣
枇杷满树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枇杷与大部分果树不同,不在秋或初冬开花,而在春天至初夏成孰,因此被称是“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成熟的枇杷果子亦成朿挂在树上,每个果子长3至5厘米,成圆形、椭圆、或长状“琵琶形”。
栀子花
“恰回自家柴扉开,玉堂凝露暗香怀,新科与栀移月影,尺素存心结乡愁”。初夏最爱做的事情,就是采栀子花苞,浸在瓷碗里,静待花开,芬芳入眠。栀子,之于榴花,淡雅而从容。“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经历一番风雨,栀子花皓腕凝脂,第二天,未闻街头的卖花声,那香气已然飞至。摘了一朵别在第三颗钮扣眼赏,向前行。山涧的溪水湍流却越发寂静,晚来的雨水顺着石头小径流淌。没有什么比采一支花更好的了,也没有什么比林中哼唱更让人沉寂。
芒种词
梅雨五绝
范成大(宋 )
乙酉甲申雷雨惊,乘除却贺芒种晴。
插秧先插蚤籼稻,少忍数旬蒸米成。
时雨
陆游(宋 )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题榴花
(宋)朱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
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
颠倒苍台落绛英。
北固晚眺
(唐)窦常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
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龙华山寺寓居十首
(宋)王之望
水乡经月雨,潮海暮春天。
芒种嗟无日,来牟失有年。
人多蓬菜色,村或断炊烟。
谁谓山中乐,忧来百虑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