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电梯一看到陌生人,孩子就要赶紧躲到妈妈身后;
小区里遇到邻居热情地和孩子打招呼,娃小嘴抿得紧紧的,就是不开口;
尤其在楼下遛娃的时候,看别人家的孩子见人就热情地问好、没几分钟就能交到新朋友,妈妈就更焦虑了;
说来说去,妈妈们担心的都是一件事:“我孩子怎么这么内向?”
双眼皮单眼皮,与生俱来基因不同。内向和外向也是同样的道理,都是天生的,内向是一种性格而非一种缺陷,但人们总是喜欢用一种标准去评判好与坏。
谁规定了全世界的孩子一定得外向呢?
姐姐的儿子就是内向型的,从小见陌生人,包括去外婆家见到不太熟的亲戚总是躲椅子后面不肯叫人说他害羞,上幼儿园参加集体活总是一副被逼无奈的姿态,各种事让姐姐气得发狂,但是他很小就各种好看的雪花片积木各种专注。
我女儿在班上不太和小同学玩,就愿意自己玩,老师说要多交朋友,可是她居然把班上31个孩子的名字和学号都记下来,还有今天有那个孩子没来她都知道。在家里愿意自己看书,玩玩具,每天都会说很多遍妈妈我爱你。出门在外也很安静,不想其他孩子吵得不行,我觉得我娃蛮好的,她四岁。
女孩2岁半!她从小就会有一点点认生,但我从不强迫她,对谁我都要求由远及近慢慢等她接受,有些事我会鼓励她去做但不会强迫她,没事讲讲绘本!比如交盆友跟不必害怕之类的,说完全没困扰是假的,有在考虑下半年去体验一下早教,因为我发现她有一些想跟别的小盆友玩了,我从不觉得她是内向,只是比较害羞,因为她跟你熟了之后真的超活泼!
很多被默认没出息的“内向星人”,其实只是在默默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绽放光芒。
高晓松说周星驰“在生活中是一个非常沉默寡言而且羞涩的人”。可谁知正因为周星驰的沉默寡言独立思考,他才成为了一代喜剧大师。
就像每颗星星都不同,但一点也不妨碍各自闪亮。
我们来听听从小被家人抱怨,性格内向的孩子的心声:
小的时候因为内向,害羞不敢跟长辈打招呼,然后无数次的听到长辈们对我的吐槽“不会叫人”,而妈妈也在我没有及时跟长辈打招呼的时候说我“傻“心里被这样的话深深打击,导致每次遇到不是很熟需要打招呼的时候心理压力会特别大,后来越来越不喜欢人多的环境。前段时间刚跟妈妈聊了这个话题,打招呼是礼貌没错,可是不打招呼也不至于是错吧?妈妈说她从没有要求我们一定要打招呼,可是她不知道她每次轻描淡写的说我“傻”的时候我有多难过多自卑……
父母总是把”内向“定义为孩子的缺点来看待,不断吐槽孩子内向还各种强迫孩子变得外向,越是这样就越适得其反,因为父母从一开始就否定了孩子的天性,有哪一个孩子,会因为成为别人心目中“理想”的样子而真的获得幸福呢?最后,他真的变成了父母讨厌的那种性格。
哪一种性格是完美无瑕的呢?就算是外向的孩子的爸妈,也会烦恼自己孩子话唠、做事情不专注等等。
当孩子拘谨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淡定,千万不要一直说:“这孩子太内向了…”,每一个孩子的天性都应该被守护,千篇一律是多么无趣,我们要微笑面对孩子们的千姿百态。
外向的人的补给站是人群,独处让他们焦躁;而内向的人的补给站是独处,和人群在一起反而是一种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