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点高级思维

1.结构化思维


什么是结构化思维?


人的大脑最多仅记忆7个思想,当处理过多思想的时候需要建立逻辑关系,形成立体结构,完整、清晰地看到每一面和每个点,并且可以将他们有层次地分开,使之条理化、纲领化,做到纲举目张。


结构化思维的本质是框架,它是我们在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时的一份流程清单。




2、如何通过练习习得结构化思维?


(1)进行自下而上的思考


“任何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中心论点,中心点可由三至七个论据支撑,每个一级论点可以衍生出其他的分论点。”


但是在你还没有掌握这种结构化思维方式时,直接用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时候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思考方式去找结构:


A. 尽可能列出所有思考的要点


B. 找出关系,进行分类(找出要点间的逻辑关系,利用 MECE 原则归类分组)


C. 总结概括要点,提炼观点


D. 观点补充,完善思路


(2)进行自上而下思考


这种思考方式其实大家都很熟悉,和中学时代老师教我们写议论文的方式一致:


首先在开头亮出观点,然后分论点阐释,用论点+论据支撑进行议论,论点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并列,也可以是层层递进,最后对文章进行总结和升华。


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总分结构化思维的思考方式。先总结,后发散。


3.几种常见的结构化思维模型


(1)PDCA循环


定义:PDCA循环,又叫戴明循环


Plan:制定目标与计划


Do:任务展开,组织实施


Check:对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最终结果进行检查


Action:纠正偏差,对成果进行标准化,并确定新的目标,制定下一轮计划


注意:PDCA循环强调组织的规范管理,注重质量、效率、安全,在4个环节中“P计划”和“C检查”是确保管理可控的关键,A强调持续优化、改进和创新。


(2)5W1H分析法




定义:5W1H分析法,又叫六何分析法。


5W:何因Why、何事What、何地Where、何时When、何人Who


1H:何法How


5W1H分析法在企业管理、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3)ECRS分析法


定义:ECRS分析法


是工业工程学中程序分析的四大原则,用于对生产工序进行优化,以减少不必要的工序,达到更高的生产效率。


取消(Eliminate)- "作业要素能完成什么,完成的有否价值?


合并(Combine)- 如果工作或动作不能取消,考虑能否与其他工作合并。


重排(Rearrange)- 对工作的顺序进行重新排列。


简化(Simplify)- 指工作内容和步骤的简化,亦指动作的简化,能量的节省。


(4)SMART分析法


定义:SMART原则


一项很著名的目标管理法则,最早由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具体包括五项原则:


S——具体的(Specific):作为目标设定,必须明确具体。


M——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用数据作为衡量目标是否实现的标准。


A——现实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设定的目标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


R——有相关性的(Relevant):所设立的目标要与其他目标相关联。


T——有时限的(Time-bound):目标是要有时间限制的。


(5)SWOT分析法


定义:SWOT分析


SWOT分析法(也称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用象限的分布来表示SWOT的话,它可以是这样体现的:


S:Strengths(优势)—内部的有利因素


W:Weaknesses(劣势)—内部的不利因素


O:Opportunities(机会)——外部的有利因素


T:Threats(威胁)——外部的不利因素




第一,Strength,优势。你学习好,你智商高;


第二,Weakness,劣势。但就是长得实在是有点丑;


第三,Opportunity,机会。学校即将办一场联谊舞会,你知道女神们都会参加;


第四,Threat,威胁。不幸的是,全校最帅的那个小白脸也会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