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挡不住
有期中考试加盟的周五有些特殊。除去氤氲的天,还有不安分的太阳花们。
窗台上的绿植们又长大了很多。牵牛花遭到了白飞虱的侵袭,叶子有些千疮百孔。尽管不停的喷水但是无济于事。它的邻居应该是益母草(看起来不像桔梗)吧,成簇的向上成长,每株的枝头上都有一个小花苞,不知何时开放,但愿不会趁着五一悄然盛开。“这个珠真小呀!”于悦说的是山红珠。这已经是长大了些的绿珠,在小白花落尽刚冒出时小的很。花盆里有大大小小5棵山红珠,是去年冬天冒出来的,一直当野草供养着,没想到养成了山红珠,是意外的惊喜。
流水阅卷还在进行中,我看的是作文。本次作文写的是《那一刻,我长大了》。我的观点是围绕主题,通过描述自己做的一件从未完成的事,彰显自己长大了。我不赞成大篇幅的铺垫后于结尾出现主题“那一刻,我长大了”。但是很多孩子如此行文,前半部分大篇幅叙述一件与长大无关的事,到结尾处提出对这件事的看法,提示出题“我长大了”。太阳花们的字体我非常熟悉,尽管混订,我还是看出了翔宇、子辰、姊婕、昱瑶、鸿鸿、辰辰……的试卷。尽管允赫、佳乐、瑞淇、祺祺没有完成我也能看出来,问之,皆对。鸿鸿的作文很是纠结,纯属于大篇幅叙事而后揭题。正当我写上减20分时,鸿鸿出现在办公室。他有些不满地说:“扣这么多呀,《全易通》上就是这么写的”全易通?不见得是优秀的,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我把这份分歧拿给周老师做决判断,她的观点是只要提到“我长大了”这一观点的均符合要求,习作主题强调的是那一刻,并非单独做一件事。好吧,作文的分歧就在于此,一眼高、一眼低。既然教的标准不一,评价标准也需要整合了。最苦恼的就是将批阅过的再过一遍,不仅加大工作量更是内心的纠结——如果宽泛对学生的作文是不是有些误导?
下午场的考试结束后,我们开启了第五单元的学习。好久没有学习新课了,新课的味道在于打开一个新的世界:嘎子、祥子、严监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出现在视野,《小兵张嘎》《骆驼祥子》《儒林外史》三本不同体裁的书打开新的阅读天地。下午我们学习了《两茎灯草》,就“你认为严监生是怎样一个人”的问题产生了分歧:严监生是节约、珍惜资源的人;严监生是小气。不同的声音源于对《儒林外史》的不了解,对“捐官”的没融合。借助百度百科了解了《儒林外史》的“讽刺小说”性质后,严监生的“吝啬、贪财奴”才渐渐被太阳花接受。可见,学习该类课文的外延多么重要。
带着对新课文的新鲜感及对周六的向往,太阳花们奔上了回家的路,尽管风有些凉也挡不住一天不上课的愉悦——没有哪阵风能把少年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