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梓楠
许多人说,这本书是一个悲剧,赤裸裸的悲剧。
我想,是的。
人与现实之间构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构成悲剧。在《蛙》这本书中,作为主人公的姑姑在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号令和驱使下,由一名接生下数千名新生儿的妇产科名医转变为不择手段地强迫女性进行人流手术和结扎的冷血无情的刽子手。从前受众人爱戴、被人民奉为“送子娘娘”的姑姑毫无转圜余地的就这样成为了百姓痛恨和唾骂的对象,不复昔日的无限风光。诚然,在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背景下,违背国家利益暗地里孕育二胎甚至三胎的行为是有罪的,置国家利益而不顾最终会危害到整个社会,令国家经济停滞不前。因此姑姑的行为在
当时的背景之下是完全合理化、不容置喙的。然而当姑姑亲手流掉那一个个尚在孕育中的生命的过程中甚至白白葬送了王仁美、王胆等妇女的性命之时,这种合理化行为便被套上了人性伦常的枷锁,并被冠以杀人凶手的骂名。
悲剧之所以拥有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就在于悲剧的不可逆转性和无可避免性。姑姑是一名专业的妇产科医生,可她同时也是一位忠诚不二的共产党员,可以说,姑姑的唯一终极精神支柱就是党,她将自己全身心交付于党,听从党的一切指挥。妇产科医生的身份体现的是人性伦常,而共产党员的身份折射的是国家政治。当人性伦常与国家政治存在冲突和矛盾时,首当其冲的必然只能是人性伦常,国家政治以扳倒性优势碾压人性伦常往往是必然结果。因此,作为具有这种双重身份的代言人的姑姑顺理成章地充当了所有矛盾的集中承受者。
姑姑是对党高度忠诚的正义凛然的人,这种政治性光辉使她成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坚决执行者。姑姑是铁面无私的,即使是在面对着张拳和他的三个女儿跪拜在地上涕泪横流地乞求姑姑放过怀有身孕的张拳老婆的景象时也依旧无动无衷,执意要带走张拳的老婆去做人流手术,尽管姑姑知道张拳的老婆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可能有很大几率在做人流的过程中死亡。对于非亲非故的张拳老婆,姑姑俨然是如此,而面对自己的侄媳妇王仁美呢?姑姑选择了大义灭亲。这是对人性的考验,在人性与政治的天平上,姑姑从未倾向于人性。因为她清楚的知道,一旦她的信念出现动摇放走一个漏网之鱼,那么计划生育工作将无以为继。
信念不会轻易崩塌,难以抗拒的是灵魂的不堪重负。计划生育政策总会出现漏洞,时代永远瞬息万变,所以有了披着“牛蛙养殖基地”的外衣做着“违法代孕”之肮脏交易的勾当的出现。置于新的历史节点再去回看姑姑的所作所为,一切都变得那么的不可接受,此时的姑姑便陷入了罪恶的深渊——“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沾到手上的血,是不是永远也洗不净呢?被罪恶感纠缠的灵魂,是不是永远也得不到解脱呢?”当政治性的光芒淡去,人性与姑姑之间早已隔了一道巨大的鸿沟。至此,姑姑剩下的人生之路便成了她的赎罪之路,灵魂的赎罪之路。
“姑姑孤苦,心中之事无人语”,她内心深处的矛盾与纠结,她的宽厚与伟大在一片“哇”声之中已经彰显的淋漓尽致,这足以令姑姑在悲剧中开出花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