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看到关注的博主发了一条微博,说小学在学校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家庭作业,接着就可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疯玩,可是从初中开始,作业好像怎么做也做不完,人生好像再也没有那种“一劳永逸的停泊感”。
顿时觉得,她说出了我的心声。
高三的时候,常常会听到老师说,高考结束之后就轻松了。尽管,我并没有觉得自己的高三生活有多么的黑暗,但当时的我听到这句话还是会对未来产生片刻的期待,想象中不用日复一日只有学习这一个目标的未来。 事实是,不久后我确实迎来了这样的生活,但同时也发现,高考并不能够让人生“一劳永逸”。每一个人生阶段的结束,无非又是下一个的开始。
有人说,“过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生活里总是有阶段性的目标挂在前头,眼前的事情忙完,总有新的任务、问题不停地冒出来需要去完成或者解决。人生从某个时刻开始,就像是开上了轨道的列车,可以有缓速慢行和偶尔的站点停靠,但却绝不可能在到达终点站之前放弃行驶。 但无奈意识里对于“一劳永逸”的生活的期待,带来的是无尽的拖延与循环的焦虑。
不久前,新综艺《我家那闺女》上线,吴昕也是“闺女”之一,因为在节目里和好友沈凌哭诉事业和生活中的焦虑感,而被部分网友指责是故意卖惨。我们看到吴昕谈论着事业无进展、情感无着落,就像节目中傅园慧爸爸看到吴昕点外卖吃麻辣烫时有点意外的惊讶。网友们似乎认为,一个在个人事业上有所成就并获得了远胜于普通人所能够拥有的生活,就应该不会有普通人的焦虑。 撇去各种可能的自我营销,我更愿意相信,每个人都有可能处于各自的焦虑之中。
2006年,吴昕通过“闪亮新主播”的比赛成功签约湖南卫视,此后成为《快乐大本营》的主持人之一。时年23岁的她凭借自己的能力站上了众人艳羡的舞台,如果放在故事里,可能就是主人公一路披荆斩棘,最终过上了美好的生活。但现实却不是童话故事,不是打败了大boss就尘埃落定,一劳也不足以永逸。
13年过去,站在30代里望着40代人生将近,吴昕也有自己的焦虑来源,尚无较大进展的事业,众人眼里略显尴尬的年纪,以及目前空白的感情生活,无不迫使她去为自己人生的下一步忧心忡忡,因此而产生苦闷,陷入焦虑。
由此看来,每个阶层都有可能焦虑,而焦虑也可能出现在人的每个人生阶段之中。
当我陷入焦虑,我会一味陷入这种状态无法自拔,厌恶焦虑感却缺乏有效行动。不过是等待着这次的焦虑过去,下次的焦虑再来,拖延更是加重了这种情况。当下的问题不解决,总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最终导致焦虑的爆发。
同样地,成年人的生活逻辑并不是“一劳永逸”,怀抱着这样的念头去生活,最终导致的结果不是迟迟不愿开始,就是某一阶段结束之后久久不愿再次动身。成年人的生活逻辑,可能更像是跑一场马拉松,需要长久的耐力并匀速向前。
“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斯科特·派克如是说。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里谈及焦虑时写道:“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程度的焦虑,才能有效地生活。”他用自己要前往纽约演讲为例,正因为会焦虑要如何到达纽约,这种焦虑才会促使他去查看地图,而不至于迷路导致无法顺利成行。
与焦虑和平相处,将焦虑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并积极行动,或许才是无法“一劳永逸”的成年人生活里的一剂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