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孔子讲学而时习之,究竟是学什么呢?又习什么呢?第二篇给出了答案,孔子一生讲“仁”,仁又是什么呢? 仁者爱人,简单的说仁就是爱人,那又爱谁呢?每个人出生第一个接触的就是父母,其次是兄弟,因此要爱的人首先是父母兄弟。爱父母叫做孝,爱兄弟叫做弟(悌)。因此孝悌为仁之本,也是为人之本。孔子讲的学而时习,就是学孝悌。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也就是说是君子就要在根本上下功夫才行。功夫又如何下呢?孝的功夫在于行,悌的功夫在于敬,《孝经》很好的解释了何为孝以及如何行孝。子夏也说过:“事父母,能竭其力;******,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三字经讲:“首孝悌,次见闻”。一个人如果没有爱父母、爱兄弟的心,他也不会有爱别人的心。知识只是次要的,如果没有孝悌之心做根本,知识越多,对社会反而危害越大。弟子规也讲:“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 ,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做好了孝悌、谨信,能够泛爱,亲近仁人,最后如有余力,才去学文。
以上足可见何为本,何为末!儒家多讲本末关系,《大学》有:“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之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还讲到:“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如同忠恕是仁的一面,孝悌是仁的另一面,这一面还是仁的根本。仁至大至广,需通读论语细细体会,也许能了解其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