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坊.读书会.国学篇.论语篇 第一百一十二期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辜解】
子张问孔子:“令尹子文几次担任宰相,没表现出高兴的脸色;几次被罢免,也没表现出怨恨的脸色。(每次免职时)一定把自己旧日的一切政令公务告诉新任的宰相。(这个人)怎么样呢?”
孔子说:“够得上忠啊。”(子张)说:“够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是仁呢?”子张又问:“崔子杀了齐庄公,陈文子有四十匹马,舍弃不要,离开齐国。到了另一国,说‘(这里的执政者)好像我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又离开了。再到另一国,又说:‘(这里的执政者)好像我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又离开了。(那么,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够得上清白了。”子张说:“够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是仁呢?”
【延伸】

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方面,“清”则是为了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而篇第一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有子曰...
    鹏哥有声阅读 3,357评论 0 1
  • 卷一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
    muxueqz阅读 878评论 2 2
  • 发现自己在每周回顾里越来越“胆大妄为”了,先是随意评价公司政策,再是点评同事的言论,现在又要评论管理层了。这可是犯...
    Ares1981阅读 668评论 0 0
  • 1.命名前缀 DO:动作操作前缀。例如:DoMove(),DoKill()等等。 Set:动画设置操作前缀。例如:...
    LK_LK阅读 2,309评论 0 0
  • 来,各位看官,捧一片西瓜,听小女子讲个故事。你啃完了,我也就说完了。 一 因自小误入豆瓣深处,看多了间隔年君和环游...
    Anitayaki阅读 2,103评论 36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