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很迷《军师联盟》,司马懿养了只心猿意马,每次它爬出缸,司马懿都很紧张的要去接住它。有没有种可能,它就是故意逗司马懿,才往外爬的。
要是我的话,我就在外面拦一圈高高的篱笆,就不用管它掉不掉下来,毕竟不能让它逗我吧。
偷摸的看了眼母校公众号的推文,阅读量已经700多了,有多少人没毕业的时候,被各种手段强制着关注了公众号,又立马取消,却在毕业以后,偶尔特意去瞄一眼母校又整了啥幺蛾子。
我反正是一直在做这种矫情的事。
最近下载了个APP,利用在公交车上的时间随便学点碎片知识。在经济学知识里,吸收了点世界观的改造。学到就不错了,还能指望我变成经济大师,进军金融领域吗。
“合作解”是教我们不要讲理,要讲数,在现实生活的各种冲突中,寻找一个合适的价格分配方案来解决问题。
可能一个文科生说这样的话还蛮奇怪的,但在大部分人靠感觉、经验处理事情的情况下,能够靠数据,真的会快捷准确的多。就比如,大数据显示人群更接受哪一种选择,就比你个人以为的选项更准确。
有一类人很厉害,他们从不去迎合大众,只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展示出来,然后可以把那相对少的喜好相同的人聚集起来,同时收获其他人的赞赏和惊叹,甚至让更多的人从不喜欢到喜欢再到痴迷。
另一类敏锐地抓住大众嗨点,创造万人狂欢的人,当然也很厉害,可我还是喜欢前者的孤美:你不喜欢我,不重要,因为早晚会有很多人喜欢我。你喜欢我,谢谢你,但我还是不care。嗯,就是矫情。
“谁掌握了大数据,谁就掌握了未来”。
文科生的习惯,一般会在这句话里加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过,不要相信这句台词,这多半只是给日后被打脸留的后路,也是为了让自己显得谦虚,其实都是狗屁。他心里根本就对自己的说法坚定不移,并且洋洋得意。
我要是发现了一个全世界都还没人发现的重大发现,我再怎么克制,也没办法压住微微上扬的嘴角吧。所以你看,说这句话的人,就没加。
嗯,这句话可以做个辩题了,一定要让文科生和理科生辩。
真希望有一天觉得自己真是太有才华了,怎么那么优秀。
嗯,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