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书搭档九月已经读完《万历十五年》,她记录“作者以一种大历史观的框架去写了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发生的事情,通过几位历史人物的串联,用一种冷静的态度分析了治国制度、军事、文学、赋税制度等多方面对明朝走势的影响。”
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的中国,只是历史上微不足道的一年。然而,很多人物故事和命运的串联预示了某种历史的必然趋势或者既定命运。
我不太能读历史,觉得太悲慨,所以往往缺乏思考,更不用说分析重构。但是从九月的笔记中还是收获颇多。
上面的人物关系图,也是根据九月的笔记绘制的。张居正——官居首府,位极人臣,在君主权利与文官集团处于缓冲地位,一旦这种作用消失,他不仅被君主也被文官遗弃、清算。申时行——采取中庸之道,以得善终。海瑞的清廉,戚继光的现实感与李贽的矛盾哲学。几个人物及其谋事做人手段,展示了社会百态、官场沉浮以及人物与社会之命运。原作者认为人有两面,以德治国而律法不严,终究抵不过人性贪婪。
书中“在开国之处,政府厘定各种制度,依据的原则是“四书”上的教条,认为官员们应当过简单朴素的生活是万古不磨的真理。”九月由此想到现代公司以道德来约束终究也是失效的。毕竟情怀拯救不了生存窘况。员工必须要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政府亦然。她进一步分析了懒政的万历皇帝与冗杂沉疴的文官集团,以及公司高层管理者应该如何作为,考核业绩,提高效率。还从企业管理角度对管理者和员工提出一些建议。
她说,“平淡的“万历十五年”如何决定了几十年后明朝的灭亡。把它归到你现在的企业里面,或许这一周也是平淡无奇,和以前一样,但可能公司未来的五年就决定在这一周,不是因为这个礼拜产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变局,不是!而是在这一周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冰山、一个很大的体系在运作,有形的官僚体系,加上无形的思想体系在运作,而导致了你五年后的景况。”
她引用的《明朝那些事儿》最后的一段感悟:我发现,其实历史没有变化,技术变了,衣服变了,饮食变了,这都是外壳,里面什么都没有变化,还是几千年前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岳飞会死,这大概就是人的劣根性吧。
我也喜欢这段文字。从通透性上,我对于历史的敏感性不如九月。我对于大历史观的理解也是有限。所以无法评判。
看很多历史故事、人物关系,命运走向,不得不承认一个问题。历史作为现实的镜子,现今的中国,很多机构和单位人事依然如同在这种关系网中。
我们每个人或许有自己的个性和故事,在这个大环境中或与现实冲突,不改初心(海瑞);或者暂时凌驾于一切,实现抱负(张居正);或者认清现实,努力创造条件达成自身或国家所望(戚继光);或者在矛盾中纠结,顿悟……
九月的读书打卡从未间断……可见其心必坚,毅力顽强,唯一可提的建议便是打卡时间吧,有一次仅差三分钟(当然我也遇到此情况,一起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