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这次考了第一名,我们明天去游乐园玩吧!”
“明天?可是爸爸没空,下次吧?”
“可是爸爸,我们明明说好了的。还有上次考一百分你说带我去动物园,你还记得吗?”
“记得记得,有空就会带你去了!”
“你又说话不算话”
类似这样的对话,大家应该觉得熟悉,被父母“放鸽子”是大多数人都有过的经历。
有很多人不以为然:父母食言的事情太常见了,就因为这样受到伤害是不是抗打击能力太低,心理素质比较差?
殊不知,父母对孩子的每一次食言,都会或深或浅的伤害到孩子。
为了让孩子听话,就哄ta做完作业可以做ta想做的事情放松一下,结果做完这本还有下一本;为了让孩子考试进步,就答应ta买ta想要的东西、带ta去玩,结果进步了,又害怕影响学习、影响ta要以后再兑现......
承诺越大,诱惑越大,孩子做的事情也越难。当孩子完成了这个约定时,有些家长反而会觉得,总归是要推你一把才行,既然你已经达到目标了,高兴地多看几眼,奖励夸奖几句便可,为了激励你下次还可以再这样操作。
比悲伤更悲伤的,是空欢喜。
你有没有想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孩子付出了多少努力,是什么东西变成动力支撑着ta前进?
所以,如果做不到,请不要轻易答应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