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1 张嘉奇打卡】
1.第六期YES GO第19/51天
2.关键词:印象;生活与生存;
3.话题:#独处时通常做什么?什么事最容易让你产生满足感?什么事能让你觉得充实而满足?#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独处的人,独处的时光实在可以做太多的事情。喜欢一个人穿梭在广州老城区的街头独自觅食,喜欢一个人说走就走看部电影,喜欢一个人找间咖啡厅“ 一个人 一本书 一杯咖啡 一个下午”(此处有个神秘笑点),喜欢一个人在深夜静静在房间听着歌想事情写日记,喜欢一个人去旅行......
最容易让我产生满足感的事情,大概是在忙忙碌碌没办法安排自己时间的周末,能在周日晚上自个儿去看部想看的电影(偷偷再买杯可乐),大概就非常满足了。
充实而满足的事情,能够提前安排好周末的行程,早早起床吃早餐去运动,出门晃荡在老城区觅食,再找个安静的地方看个书度过了下午,晚上再看部电影,一天下来简直不能再满足!
4.今日分享:
(1)今天才正式开启我的视野行动,意外开启了一段奇妙的体验。看了前面小伙伴的打卡,我发现,大部分人其实都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当然我也不例外。我的第一个问题设置的也是“你对我第一印象是怎样的?现在认识的我又是怎样的?”day1打卡的时候,其实我对这个打卡会有一些自己的预期。但当偷懒的我,今天同时问了几位关系很好的朋友,依旧收到了许多暖心的反馈。不知道这算自卑吗?其实,至少在情感上,我算是挺需要朋友对自己的认可。在和朋友相处的世界里,我无法为自己幻想出我在朋友们心目中完美的样子,只能尽可能的表现自己真实的样子,期待朋友们的反馈。很多时候会思考做这些事情“是不是傻”“到底对不对”“有没有意义”,可当朋友给予你积极的反馈,你知道这一切就算很傻也没有什么对不对,都非常有意义。
(2)一位在我眼里“热爱运动 热爱学习 积极乐观”的同班大学同学,昨晚发了一条“要戒烟”的朋友圈。有人如我般好奇地评论了“你是啥时候开始吸烟的”。收到的却是两条扎心的回复“咱们毕业一年多了 很多事情都可能发生的”“戒烟不是为了什么 只是为了每个月省下600块钱”。大学毕业的我们,或多或少“踌躇满志”地想改变世界,当我们走向社会,我们却不知不觉的被世界改变。我曾自豪地标榜着“我想要的生活和他们的不一样”。但此刻我必须谦卑的承认,我是幸运的。当我在思考着如何生活,有人在挣扎着如何生存。“感恩”这个词最近被我用得有点滥,但时刻在提醒着我自己,不要滥用我所拥有的“幸运”。这让我想起了几周前的“同理心行动”,我们有机会通过模拟去建立、尝试去拥有跟非洲儿童的“同理心”,我却难以想象假如我真的就是一名非洲儿童 在窘境中 我到底会有多么的“恶”。我深知,我身上、我灵魂里拥有的一切,本不是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