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说符》里记载了秦穆公的一个买马的故事。秦穆公想买一匹千里马,就找到伯乐,伯乐给他推荐了自己的朋友九方皋。三个月后,九方皋找来了一匹马,并在秦穆公询问时说是毛色纯黄的母马。秦穆公一看,发现是一匹毛色纯黑的公马,很不高兴,把伯乐叫道跟前说,你的朋友九方皋竟然连马的颜色和公母都分不清,又哪里能分辨出是不是千里马呢?
伯乐大声叹了一口气,说:“他的相马技艺竟到了这种地步!这正是他比我高明不止千万倍的地方啊!像九方皋所看到的是马的内在神机,观察到它内在的精粹而忽略它的表面现象,洞察它的实质而忘记它的外表;只看他所应看的东西,不看他所不必看的东西;只注意他所应注意的内容,而忽略他所不必注意的形式。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有比鉴别马还要宝贵得多的意义。”后来的事实证明,九方皋找来的果然是一匹天下少有的千里马。
初读这个故事,感觉哪儿有些不对劲儿。可是又一下子说不明白,需要仔细咂摸。秦穆公想要的是千里马,与马的颜色和性别应该没有多大关系,马的颜色和性别是在九方皋复命时回答秦穆公临时的询问给出的答案。而后秦穆公发现九方皋所说不符合自己看到的实物,所以不高兴。九方皋起初接到秦穆公的诏命是寻找千里马,他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找的就是千里马,此时的关键是面对秦穆公临时的抛出的问题没有做过多的功课,就给了一个后来给他带来误解的答案。至于这匹马到底是九方皋嘴里所说的“毛色纯黄的母马”,还是如秦穆公眼里看到的“毛色纯黑的公马”,已经不重要了,且作者也没有说清楚。这里突出的是两个人不同的关注点。
九方皋的关注点比较集中且单一,就是马是不是千里马,其余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才会有如此的结局。而秦穆公的关注点则比较散乱,大概为了突出他作为一国之君至高无上的权威和任性吧。这也从一个侧面突出了九方皋高超的专业水准。
我认为这个故事有一个隐藏着的意思,即把九方皋和秦穆公作为正反两面来做对比。九方皋的相马,看到内在而忽略表象,而秦穆公则恰恰相反。
我从这个故事里得出一点启示,术业有专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就像伯乐请九方皋给秦穆公寻找千里马,伯乐的做法无可挑剔。人的精力有限,只有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点上,才可能在一个方面有大的作为。就像九方皋,正是由于他的关注点高度集中,所以才会拨云见日直达目的,至于秦穆公对他的误解,责任不在他身上。
就像刘邦,天然的就是做帝王的料,他文不能书,武不能战,智不比张良,勇不如韩信,才不敌萧何,但他发挥了诸位能人的专业特长。刘邦的注意力在于如何让这些能人为己所用,他的专业是发掘人的才能,他把他的专业发挥到了极致,所以他赢得了天下。倘若他的关注点杂乱分散,就会陷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泥淖,影响做事的精确度和高质量,当然更不会有大汉几百年的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