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

图片发自简书App

      锡剧旋律,大概是自我生命有记忆开始遇见的第一个音符。而梅兰珍似乎是这串音符上的流婉芳菲,流淌在我的四季。

      阡陌红尘,冥冥中有些人注定是带着使命而来的。梅兰珍自小跟随父母唱滩簧跑码头,5岁登台,她与锡剧的遇见是最天真无邪的两小无猜。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江南野根草花般的滩簧小调发展到行当齐全、流派纷呈的锡剧。梅兰珍也从滩簧幕表时期的龙套丫环变成了锡剧院的头牌花旦,从一位民间艺人成长为锡剧表演艺术家。梅兰珍是锡剧发展的见证者,也是锡剧艺术的缔造者之一,很难说是锡剧成就了她的艺术人生,还是她参与创造了锡剧的盛世繁华。两位心无旁骛的孩童,一路走来,相互扶持依傍,这段遇见几十年后竟成就了一段百年佳话。在梅兰珍60多年的锡剧艺术生涯中,她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舞台艺术形象、创造了独具一格“既有喇叭又有箫”的“梅腔”艺术,她门下弟子不下30人,培养了一大批锡剧接班人,为锡剧艺术的传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母亲忆起,60年代初,我的外祖父一辈人为一睹梅兰珍的舞台风采,白天干完地里的农活,傍晚步行20多里地,到临县的一个村上去看戏。生产用的晒谷场地上临时搭起一个戏台,戏还没开场,台下却早已放满了乡亲们家里搬来的长条凳子,晚来的或外地赶来的就只能站着看了。那天演出的是《珍珠塔》,我外祖父个头小,在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里把腰给挤折了,戏散场后再一扭一扭地摸黑走20多里地回家。很多年后,在一场越剧演唱会谢幕时,看到一位六十多岁的阿姨跟在傅全香老师后面边追边喊:“傅老师,傅老师,我是你的粉丝。”那份虔诚纯粹地像一个婴童。想来,当初我的祖辈们也是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去看梅兰珍演出的吧!我们自是无缘大师当年姹紫嫣红的良辰美景,只能静静地候着这份缘。

      2009年9月30日,在徐惠个人演唱会的后台,我第一次遇见了梅兰珍。她坐在轮椅上,瘦弱苍老,略显憔悴,眼窝稍陷,眼睛却依然有神。因为中风的后遗症,她的右手始终搭在轮椅扶手没有动弹,只能用左手比划着,跟弟子们在对话交流。那一刻,她不是舞台上刚柔相济的孟丽君、不是端庄大方的陈翠娥、也不是痴情激越的焦桂英,更不是鉴湖女侠秋竞雄,她只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位老者,犹如我的奶奶、我的外婆。我站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竟没有勇气走上前去和心中的大师道一声“梅老师,你好。”。2012年,从戏友处得知梅兰珍老师因病故去······

      2018年1月24日,“纪念锡剧大师梅兰珍九十诞辰---梅派经典《孟丽君》专场演出”如期在无锡人民大会堂隆重上演。梅派弟子徐惠、黄静慧、沈惠兰以及再传弟子共八位,饰演不同场次的八个孟丽君,一一登台演出。或惶恐不安,或喜上眉梢,或多情妩媚,或惊才绝艳,或沉稳睿智,无数个孟丽君将我包围其中。一颦一笑,一字一腔,一招一式,闭上眼眸,耳中丝丝婉转,我似乎又遇见了梅兰珍未曾走远的身影,她那用尊严坚守的信仰、被众人传唱的音韵、七尺舞台上的斑斓,年华流淌却没有褪色。我们忆起了她的千金、巾帼、俏皮、端庄,我们听到了敬畏在年轮中呐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西藏是世界的屋脊,西藏是离天最近的地方。那里有绵延不断直指苍穹的雪山,有明镜一般倒映着蓝天白云的雍措,有象雄、吐蕃...
    手风琴阅读 7,419评论 1 14
  • 滴答~滴答~滴答~窗户外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初秋的下雨天是最适合睡觉的时候,悲催的顾念卿却不能睡,今天要赶火车去看...
    不知名的x小姐阅读 3,582评论 0 0
  • 艺网 艺网 放假期间看到很多朋友在各个国家刷屏晒他们旅行的皂片。记得毕业那会儿看到一本叫《再穷也要去旅行》的书,作...
    0b3e38c2736e阅读 5,481评论 1 5
  • 如果有神,在他开口说话的地方 就一定有火光,一定有闪烁的唇印 如果有神,在他入睡的夜空里 一定会长出花朵,一定有均...
    忧伤没有伤口阅读 1,729评论 0 5
  • 文/放虎归山西 我承认,自己有点情绪激动言辞激烈了。话一出口,顿觉欠妥。要知道,有些事尽管不是出自你的手,有些话尽...
    放虎归山西阅读 2,713评论 0 1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