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导师班线上课主要讲两个理念:起心动念和伴随情绪。我们做人做事一定要搞清楚起心动念是什么。通过院长举的例子,我明白了,不仅要搞清楚自己的起心动念,而且要搞清楚对方的起心动念。
在院长举的例子中,我们很多人都分析错了那个带情绪的爸爸的起心动念,认为这个爸爸是单纯地发泄、推卸责任、退缩等。院长说爸爸的起心动念也是为孩子好,也想托举孩子,只是他没有正确表达。这时候智慧的妈妈就要能识别出爸爸的起心动念,艺术性地回复,稳稳地接住对方的话,让老公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妈妈一定要足够安定,暴躁的爸爸才有可能逐渐恢复安静。
我联想到自己的老公。在面对孩子的事情时,很多时候老公的说话方式像例子中的爸爸一样。以前的我压根分析不出老公的起心动念是为孩子好,不会艺术性地和老公沟通,导致我们经常针尖对麦芒,生气、难受。今天院长给我上了一课,从此以后我要学会识别老公做人做事的起心动念,学会艺术性地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