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起心动念很重要
20211024
人的行动是以起心动念为起点的,任何行动都是这样,有的人可以看清自己行为背后的起心动念,有的人只有行动却意识不到背后的起心动念,看清的人毕竟是人群中的少数之少数,多数人做不到先知先觉,只能是哭过、笑过、发火过、激动过之后,反问自己我当时是怎么了呢?
起心动念和人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关系,成长离不了改变,改变原有的,建立全新的过程,这个过程首先就是可以审视自己的行为,更重要的是明白行为背后的起心动念是什么,不要感觉这个过程很简单,要是简单就不可能只有极少数人有反思的能力,反思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反思的是自己的思考过程,这个思考的经过就包括这这个起心动念,不要认为这很轻松,其实只有长时间的有意识的联系才有这个能力。
人要说简单很简单,可是复杂起来也是要多复杂就有多复杂。就说这个起心动念吧,它不容易被自己察觉,人们常说当局者迷,这是人们的共性,我们身在居中很难看清自己,很多时候别人看我们比我们自己看的更清,要不怎么说旁观者清呢,这就是为何起心动念我们无法觉察的主要原因,越是牛人越能很快可以觉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多数人只能是后知后觉,这个后觉也是隔了很长时间才觉得,像有些恋人分手了,她们过了一段时间再来看待自己这段感觉,有时候会问自己呢,我当时怎么会看上他了呢?感觉有点儿不可思议,更有人回顾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一做对比,感觉都不是同一个人,人的这种感觉说对也对,说不对也对,说不对是因为目前的自我和过去的自我不是同一个自我了,这是从抽象这个维度来看待的,说对呢,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你还是你自己,现在的自己的肉体也是和过去没有什么大的区别。生物学这方便很好理解,而抽象这个维度再细说一下,我们有的时候之所以感觉以前做的一些事情荒唐的原因,那是因为我们从过去到现在这个过程改变了,怎么改变的呢,通过各种的经历,这些经历呢,都是由无数个起心动念组成的。
佛家是讲因果的,种什么因有什么果,对于世俗的人来说,这个因的起始就是起心动念,只要有了这个,后续的一些就好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一切就好像水到渠成一样,为什么有些高人见到一些人的行为,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这么样子的,还能判断出未来这个人的具体的走向,因为他能通过当时看到的一切,也就是这个因,推断出以后的果。
一个人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唯心所造的,这个唯心所造其实就是起心动念,人心的微妙,是玄之又玄的,有的时候很难被察觉,有些时候,人还会动不动骗自己,就拿发朋友圈这事儿来说吧,那些经常发朋友圈的人,再发的时候,也会有个起心动念,那它到底是什么呢?有的人会说,这是展示自己的一种方式,那为什么要展示呢?肯定是给被人看得,为什么要给别人看呢,因为是期待着别人的关注,最后我们把自己问到内心的最深处,就好像打开一个盒子里面还有一个,打开一个还有一个,最后打开,看到三个字:虚荣心!这就是发朋友圈最本质的起心动念。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提出质疑,或者是想要改掉,最好是找到这些行为的起心动念,把这个搞清楚了,再改正行才是合理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