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在看本《初会便已许平生》,是本有关红楼梦中人。作者是寒塘。她写这本书的时候,才21岁,应该是个还很青涩点的年龄,但由于浸淫红楼多年,便有了这些文字。我也是黛粉,也很是喜欢书中的每一个女子。
不看红楼已经很久了。
喜欢在书架前徘徊,对于小小的变化都了然于心。于是,不经意间,看见了《初会便已许平生》,如书名般有无限情谊,初见便已爱上了。
宝黛是初见便已许平生的,作者和红楼如是,我和红楼又未尝不是如此?只是,当初的我们都不知道,这样的缘分,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一辈子就这样沉陷进去了。
总觉得只有女子才能真正懂得红楼,懂得里面的情和义的。从心里爱红楼的女子总是善良的吧!透过作者那颗剔透心,我们看出宝钗的悲寂和辛酸,看出袭人的无奈和隐忍。曹公给我们的女儿都太美太洁,让我们以为世上所有女子都应是这般可人。及至现实世界碰了壁,看了女子可怕的心机,才明白曹公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大观园不仅仅是书中女子的庇护所.
以前读红楼,只知宝黛的爱情是情,往往将其他人的感情忽略了去。这次随着作者,重新体会了所有的感情,哪怕身份再卑微,处境再不自主,她们都曾经爱过。连龄官、藕官那样小小的感情,细细想来也是深可玩味的。如作者所说,龄官的爱情仿佛停在了划蔷的瞬间,宛如初恋。藕官的感情呢?之前我也只如芳官那般认为是些疯傻的念头,但作者写她时用的标题是《人间何处问无情》,才猛然明白了,那样的感情,对她,也是刻骨铭心的。如果这都不算爱情,那我们真真是被世俗缚住的俗人罢了。
作者说,《红楼梦》陪她走过了最艰难也最丰富的高中三年。对我来说,《红楼梦》也是我高中三年,大学的那段岁月中最大的安慰。回过头看,我那时真的很不快乐,直到现在,我依然希望,如果记忆可以消失,我愿意不要高中后两年的那段——在理科班中,种种不顺利,虽然是自己的选择,但由于竞争的激烈,使我无所适从。而大学所学的专业,更不是我自己所喜欢的,因此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我就像是初进贾府的黛玉,记住了不可多说一句话,不能多走一步路。即便如此,还是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无法自主,没有归属感。那时,《红楼梦》之于我,正如桃花源之于武陵人,沉迷其中,不知今世何世,今夕何夕。
虽然很多事至今仍然不能释怀,但今天的我是由昨天的我而来,我无法回避过去的那段经历,也无法抹杀那段时光。在学日语之初,莫名的喜欢过《あしたの私のつくり方》这个名字,“未来之我制作法”,我们的今天是由昨天而来,我们的明天是由今天所决定,任何一段时光,都不能无故抹杀的吧。
其实那时也有快乐的日子的,也曾开怀大笑过。除了这些,我不能忘记那时对红楼的痴迷和执着。世上没有后悔药,我们不能说如果当初我选择另一条道路现在会是多么地不同,生活是一条没有退路的单行道,我们都在旅途中,不到目的地,无法停止。但是我感谢这一路,还有红楼做伴,在其中,我看见了自己,也看清很多其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