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和外甥一起去城东路与商城路交叉口的东城垣遗址博物馆参观。
我们骑着电动车很快就来到博物馆门口,把电动车放到固定的位置后,我们就来到博物馆门口。
老远就看见马路边上有一根石柱,上面写着东城垣遗址博物馆。向西放眼望去,东城垣遗址博物馆在绿树掩映中,就在城墙下面。建筑风格简约而富有现代感,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据史料记载,城墙最底层的土层近两米高。到了战国时期,商代城墙被加固维修,重新使用。
进入馆内,里面非常凉快,空间比较大,讲解员说有1400平方米,分为基础陈列、交互体验和沉浸式影片三部分。东城垣遗址博物馆内展示的是商城遗址的真实原貌,是一个集展示、教育、文化交流和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 里面有文物、图片、模型,通过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向参观者全面展示郑州商城遗址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博物馆经常开展教育活动,如夏令营、亲子活动和讲座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郑州商城遗址的历史和文化。最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注重休闲和娱乐的结合,里面有休息区、咖啡厅和小商店等设施,为参观者提供舒适和便捷的服务。
东城垣遗址博物馆也是免费开放,开放时间是周二至周日9:00-17:00。
博物馆内有多个展厅,商代文物展示区吸引了不少人,这里有大量珍贵的商代青铜器和玉器,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繁荣和辉煌。形状精美的商代玉钺勾吸引了不少人,目前全国仅发现两个的“虢州澄泥砚记人潘”马蹄砚残件,明清时印有“城工局”字样的城墙砖…… “城摞城”奇观的城墙遗址,从断面上可以清楚看到战国、汉、唐、明、清在商城的基础上修筑过,几座不同质地的城墙紧密结合。
这展示是东城垣墙体及断面,分为基础陈列、交互体验和沉浸式影片三部分。
馆内基础陈列部分展出了自2016年以来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核心区文物保护和片区改造过程中征集和收集的各个时代文物。其中,采取沉浸式光影手段展示城垣遗址为郑州市文物资源活化利用、文旅融合的首次实践。通过先进的沉浸式科学技术,在城垣本体上呈现裸眼3D效果以展示城垣3600年的历史是本馆的特色。
这个博物馆颇具网红潜质,整个展览最精彩的部分是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展示陈列,通过声光电效果,可以让参观者了解商代成汤建都至今3600年间郑州商城大事记,精彩演绎了郑州历史演变和城市格局。动画片《玄鸟生商》带着参观者走进上古的历史。
玄鸟生商,商汤定都于亳,开创了郑州悠久的历史。
看完动画片,讲解员带我们走进后面的展厅,展厅里呈现的是一段古老的城墙。这段城墙未加修复,一如被发现时的原样。通过城墙断层的剖面,可以看到商代的城墙被后世历代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固后,深深地包裹和埋藏在墙体的核心位置,牢牢又清晰地记述了3600年来,郑州城址不移、文脉不衰的辉煌历史。
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们走上二楼展厅,站在城墙头儿上,打开视频影像,视频画面完全是透射映现在残缺不全的城墙上,让观众完全沉浸在历史的画面之中,置身于历朝历代修建城墙的历史场景之中,深刻体会郑州城及郑州城墙的历史演进。
隋唐时,郑州的城墙很是宏大,在城墙的东南角有一座夕阳楼,不少大家名人都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篇佳句,比如唐代的大诗人李商隐就曾登楼赋诗:“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明清时期,郑州的城墙已不仅仅只是夯土筑就,而是外面有青砖垒砌加固,清朝光绪年间,为此还在郑州设置了城工局,专门负责城砖的烧制。可惜,北伐战争冯玉祥主政河南期间,郑州城墙上的青砖均被拆毁,终使几千年的郑州城墙成了一段段废墟。
今天参观东城垣遗址博物馆,给我印象最深的人是韩维周,他第一个发现了郑州商代遗址,使郑州走进了中国八大古都的行列,从而也使郑州的古城墙再现了历史的灿烂。
郑州是古都,是商城,做为一个郑州人我非常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