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三大负面情绪,愤怒、焦虑、忧郁。愤怒是最难控制的情绪,人们希望逃避的情绪当中,愤怒似乎是最难妥协的。在原始情绪当中,愤怒的原因是感到有危险了,这里的危险不仅仅表现在直接的人身威胁,更常见的情形包括自尊或者尊严受到了伤害,比如侮辱、不公平的对待等。
关于愤怒的生理升起过程,丹尼尔在《情商》中做了以下阐述:
边缘系统感受到威胁时,会对人脑产生双重效应,一是释放儿茶酚胺,使能量得到爆发式的迅速提升。与此同时,另一波由杏仁核激发的涌动传递到神经系统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为接下来的一场“战斗”或者逃跑做好充足的准备。
兹尔曼通过对愤怒机制的分析,提出了两种遏止愤怒的方法:
1.控制和质疑愤怒触发愤怒的想法,使大脑得到更加充足的信息从而重新评估。
2.生气时摆脱对方,分散注意力,让生理水平恢复平静。
愤怒并不是只有打开和关闭两个状态,它的发展是渐进的,每次连续激怒或者觉知都会促进杏仁核驱动儿茶酚胺的分泌,在逐步累加的过程中,愤怒的强度也越来越大,最终如果不加以控制,便突破了理性约束,变得怒气冲天。
布莱克在《不懂拒绝的老好人》一书中提出:** 愤怒存在是正常的,它是我们天生情感装置的关键零件,是我们的一个固有要素,每个人天生就有发怒能力,这是一种保护。我们应该接受我们的愤怒,承认它是一种正常的人类情感。**
可见,愤怒作为一种基本的情感,它并没有特别的价值判断,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对愤怒退步三舍,甚至主动逃避愤怒,这便是一种并不恰当的行为了。
正如有人因为怕出车祸,所以干脆不考驾照(从本质上避免恐惧的出现)。逃避只会制造更深的恐惧,我们知道,只有面对恐惧,才能真正的战胜恐惧,愤怒也一样。
人们对愤怒的误解主要在于因为不正常的愤怒引发的冲突,大多数冲突都会造成人际关系的不畅。愤怒是情感状态,冲突则是敌对行为,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愤怒,如何面对冲突呢?
从我的惯用反问句来看,本文想表达的观点是,愤怒和冲突并非应该极力避免,正相反,建设性的愤怒和冲突可以非常健康,有助于更加健康的关系。
首先面对愤怒,有两种极端处理方式:
1.发泄愤怒。发泄愤怒并不能有效的遏止愤怒,反而会增加愤怒,对平息愤怒没有任何作用,而且会造成人际关系的进展,除此之外经常情绪宣泄,对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压抑愤怒。这同样是另外一种极端的处理愤怒的方式。长期压抑愤怒有害身心健康,并且同样会让你陷入糟糕的人际关系之中。
面对愤怒,最好的方式自然是不压抑,也不宣泄。愤怒并非天生就是有害的,可能让愤怒变得有害的,是愤怒的表达方式。进行有建设性的表达愤怒才是管理愤怒更为恰当的管理方法。
不要试图防止和逃避人际关系中的愤怒,应该建立基于安全和信任的人际网络,让双方都可以放心、适当的表达愤怒。(可以参考马歇尔的《非暴力沟通》)
有建设性的表达愤怒有利于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要想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明确、坚决、直接的表达愤怒是必须的、有益的。我们没有责任要控制别人的愤怒,他们要对自己的情感反应负责。
下面再说说冲突,并非所有的冲突都是破坏性的。正如愤怒一样,只要处理得当,冲突可能会非常有好处。逃避冲突不是指的夸耀的心理优势。相反,它是人际关系机能失调的症状。会让双方让关系变得冷淡,削弱亲密和信任。
冲突是无法避免的,通过取悦或者其他方法逃避冲突,并不能消除冲突的存在。如果冲突双方不愿意承认或面对任何冲突,那么冲突就不太可能得到解决。尤其是在亲密关系的冲突之中,建设性的冲突对人际关系是健康的、有益的。
如果不去真正的直面冲突,那么也就是在阻止自己学习通过建设性的参与来解决冲突,因而永远也无法学习如何解决冲突。同样,如果一直面对冲突都是逃避的,那么对人际关系的发展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因为冲突的解决是个人成长以及关系发展所必须的。
建设性的冲突与破坏性的冲突区别在哪?
1.交换更多的信息而不是交换更少的信息。
2.是共赢思维而不是零和博弈。
3.是开诚布公而不是怀疑猜忌。
4.是善意说服而不是恶意逼迫。
5.是澄清责任、经验复盘而不是攻击指责。
6.是自省洞察而不是一直辩解
7.是就事论事而不是谈及过往
8.是坚守底线而不是掀桌谈判。
总结
愤怒、冲突并非如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也不要即将见到就想着逃避,如果只是逃避,那么只会让你永远也学不会处理愤怒和冲突的解决方式,阻止你发展的空间。正确的认识到它们存在的合理性是管理愤怒和冲突的第一步。然后通过不断的刻意训练来掌握表达愤怒和进行建设性冲突的方法,你的身心和人际关系都会更加健康、和谐、美好。